一、说教学内容

“计算比赛场次”是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题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学生每学期都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经常观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对于计算比赛场次的问题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但要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有一定的难度。组合问题的解决与前面其他问题的思想方法不同,教材中尚不出现计算公式,教材力图让学生通过图示、连线、列表、计算等不同的解题策略,使孩子学会全面、有序地思考。让学生去经历这样一种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对比赛场次的研究,不仅使学生了解体育比赛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四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单循环赛的规则,借助连线、列表等方法理解计算比赛场次的算理,总结归纳计算比赛场次的方法并正确计算。

2、经历“计算比赛场次”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初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会有序、全面地进行思考。

3、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连线、列表的方法理解计算比赛场次的算理,用算式表示比赛场次。

教学难点:

理解单循环赛制并总结计算比赛场次的方法。

二、说教学过程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选择采用“游戏感知,形成表象——自主探究,建构策略——实际运用,加深理解”这种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个环节:游戏感知,形成表象。

从握手开始入手,让学生体会每两个人握手一次的意思。为后续理解单循环赛制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建构策略。

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课堂上要努力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充分给予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思考的全过程。教学时,我利用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连线和列表的方法计算比赛场次,并逐步出现算式。这一过程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此我充分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使学生明白“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支队伍不能重复比赛,因为小组中每2支球队之间只要进行一场比赛”。

第三个环节:实际运用,加深理解。

运用今天学的新知去解决生活中的实例,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新理念。通过两道选择题的辨识,让学生理解计算比赛场次的关键就是参赛者数量。解决问题1,情景随不是比赛问题,但解题原理是一样的,同时通过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比,优化了解题策略。解决问题2是一道拓展性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理解单循环赛制的基础上尝试双循环赛制的题目。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回顾收获。

本节课设计过程重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策略、经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