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内容的教学的形式一般是通过带领学生对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特征进行观察,归纳出共同特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本位价值观下的教学,整个过程是学生经历教师预设好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一个统一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形态,尽管在探究材料、研究方法、有关知识结论获得的教学策略的“术”上合乎认知规律,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思维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在情境导向思想指导下,我们借鉴STC课程中五弦琴制作的内容,重新设计了一个与声音产生有关联的教学活动——《弦乐飘飘》。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作为创新团队的成员,接受了一项制作能发出五种不同音高的乐器的任务,在完成乐器制作的同时,给这部乐器配一份产品说明书。最后,在聆听了“同行”的交流介绍后,反思自己的设计和制作,谈谈准备怎样改进设计以实现对别人设计或制作的超越。试图通过设计制作“五弦琴”这一贯穿始终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在合作对话中建立起声音与物体振动、弦的长短、粗细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从关注教学之“术”到关注育人之“道”的转变,下面是我们对这个转变的理解。

一、教学过程从封闭到开放

以往执教《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师无外乎为学生准备具有典型特征的实验材料——皮筋、鼓和音叉,借助规范的操作方法、明显的实验现象,学生无一例外、顺理成章地都会归纳出“快速来回运动”的共同特征,也很容易认识到声音产生与这样的振动有关。

相对于这样封闭的课堂来讲,《弦乐飘飘》在设计和实施中就显得更为开放。教师为“创新团队”成员准备的材料本身就具有“开放”的特点,粗细不同的鱼线任意选择,在15×60厘米的穿孔吸音板上固定的位置和方式任意选择,支撑鱼线固定螺丝的方法自己决定,就连实践操作的方法也是“开放”的,只要能使鱼线发声,能使鱼线发出不同音高即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