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前提下,小学英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语言结构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重视双向交流,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 “学以致用”。根据以上理念我设计并实施了教学,下面是本节课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 输入,为学生语言输出准备。拓展思维,开放教学。

没有大量信息的输入,何来输出?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必然受到母语的干扰,只有利用有限的课堂40分钟,给学生足够的信息,进行有效(效率+效果)的练习。本课中把新授的单词融入到学生将要学习的句子中。学习单词的目的是灵活应用到句子中去,表达更加完整的意思,同时在句子中也能巩固所学的单词,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教材的延续性、反复性特点,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词(sports,、music,science,painting,computer game)——句(He/She /My friend likes…?)相结合的操练模式,密度大,信息量也大, 例如在在教授单词sports时,读后问学生:Do you like sports? 诸如此类的问句,学生在能够根据回答说出第三人称做主语表达某人喜欢什么的句型。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单词。再如,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模仿着介绍同桌或其它同学的爱好,然后拓展思路,布置任务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等某人的爱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中还能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分层,为学生掌握重、难点垒台阶。

本节课中,单词的听、说、认读是一个重点,句型的练习和运用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把握新词句,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使用环境,构成了不同的信息差,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突出了重点(单词学习:看图-----解意-----模仿——跟读——纠正——巩固——运用),突破了难点(句型与对话:教师引导说——半扶半放说——自由说),让学生的学习有据可依、有梯可爬。

3 渗入 TPR,轻松学英语。

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做出Listen to music,Do sports,Paint,Play computer games等动作,调动了学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英语学习显得不那么枯燥。实验结果表明,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将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肢体语言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新课程下的小学英语教材中 Let's do 的形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动作来学习英语。

本节课虽在精心的设计下,产生了师生互动,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三维目标,可我觉得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1、学生个体差异考虑不周——备课,要备学生。

备课时,我仅根据平时自己的所想,采用高密度、多信息的教学方法,以为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到达“目的地”——运用新词句自由说。由于对学生个体差异欠考虑,过高估计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导致了学生有些“消化不良”,没能完全接受教学内容。这个教训进一步提醒了我:首先,在今后备课时,不但要认真备教材,还要充分备学生,为可能出现的变化作好准备;其次,在教学中出现此类情况时,我应当立即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可以在同一目标的不同层次有所发展,不会“因噎废食”。

2、设计多样活动,但是个别衔接不够自然。

在教学活动中,各活动和环节要做到衔接自然,才能使教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本堂教学中,我有两处考虑不周的地方:一是在热身阶段后马上就进入了情境问题,显得突兀。如果在学生说出某人喜欢某种水果之后再进行一组通过说朋友喜欢哪种水果然后全面铺开教学,我觉得这样能保持课堂的完整一体性。二是在Let’s do的环节中,没有考虑过渡语言就直接跳到了学生表演的环节,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这都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的错误。

课后,在逐步渐理清头绪的过程中,我真正意识到:光是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能在有限的资源和生源中有意识地在平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是把握每一堂课的40分钟教学时间,不断增强教学机智;实践自己的构想;二是加深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一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便在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更好的把握尺度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