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背诵的目标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方法,愿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竞赛激趣 小学生在多数时候喜欢跟着兴趣走,如果一味地强调让其苦记苦学,必然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反感。如果能在“黄莲”里适当地加点“糖”,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哇啦哇啦喊半天,耗时费力地完成背诵任务,固然是一种方法,但这种“老把式”并非最佳的选择。我在传统中注入了点创新因子,如在《桃花心木》的背诵中,给学生限定时间,让男生组、女生组开展竞赛,每背一段奖100分。谁都巴望着夺魁,于是在你追我赶中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超额完成了任务———背会了五六段,一名男同学还背了整篇课文。

如果教师是指导背诵的有心人,教学中的“糖”随时会被我们找到或者创造出来。如理解式记背、谐音式记背、扣关键词记背、复述记背等等,都有可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背诵任务。

二、分设目标 教学要讲究因材施教,背诵指导亦如此。如《赤壁之战》的背诵,我的要求是能背一段的算是完成任务,能背两段的给予表扬,能背三段的老师跟他握握手,全文背完的做标兵,奉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楷模。将背诵任务分设为不同的目标,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奔头”,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

三、尊重独特 背诵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有些学生往往会在实践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指导背诵中要善于发现,发掘学生创造的独特性。

有位学生在老师开会的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晏子使楚》全文,令老师大为吃惊。他说自己是将三个故事在脑子里转换成几幅连续的图画来帮助记忆课文的。听来不仅使老师感动,全班同学也受到启发。再如小语第十册“读读背背(五)”上有十六个成语,成语间没有连贯性,记忆有难度,但仍有学生能快速记住,原来他是把每个成语的头一个字摘下来整理成两句话进行记忆的。

四、弹性选择 新教材在背诵训练时,屏弃了原来的硬性指定,代之以“背诵你喜欢的段落”,这是对学生自我体验的尊重,也是人本思想的表现。如背诵《养花》那篇课文,一个女学生选背了第二自然段,老师觉得该选“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那段背才好,不想学生这样告诉他:“老师,我和花特有缘分,栽什么活什么,前几天我从大伯家撬了一株令箭荷花回来栽,我原以为今年不会开花了,谁知两周后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而大伯家盆里那株反倒还没有开呢。我没有老舍那样养花失败的经历,我背这段是给自己提个醒,获得另外一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