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米6分米=( )米

7吨60千克=( )吨

2元4角9分=( )元

交流答案后,学生谈体会,然后教师总结第一种方法更简便。

2、探究3.35米=( )米( )厘米

谈话:3.35米=( )米( )厘米这个问题该怎样思考,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板书)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优化方法。

3、巩固练习

5.6米=( )米( )分米

7.09吨=( )吨( )千克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本着能让学生探究的决不包办代替的理念,本环节对问题的解决都是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包括方法的优化也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培养独立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应用知识。

1、谈话:同学们自己动脑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图片,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解答在书上,交流时有问题的题目找学生说说思考方法。

2、谈话:星期天,同学们要从学校到少年宫参加活动,走哪条路近?近多少?你能算一算吗?(出示自主练习第八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①把米改写成千米②把千米改写成米。两种方法都可以。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单位的改写已能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帮动物运动会奔跑项目排出名次,可以吗?(自主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注意梯度,从基本练到解决实际问题,从封闭到开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知识学习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1、经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能力发展绝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懂”了,也不是 “会”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和思想方法。这种“发现”只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2、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交往的能力。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