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总结:这两个同学都注意了抑扬顿挫,以及停顿重音。但是,在感情投入上做得还不够。记得看过《艺术人生》一个访谈节目,在采访著名播音员的时候,这位播音员说,读文章时一定要投入,要有激情,要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何其芳在《秋天》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首先,我们打开他的秋天画卷,欣赏第一节。

【品秋】

【临渊羡鱼】

1、赏析第一幅秋景图

抽出诗中的一些词或短语,比较朗读后思考:你觉得还美吗,还有诗味吗?为什么?

2、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节,要求更上一层楼。

师:第一节老师做了一下改动。去掉了一些词和短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

(生读修改后的第一节诗歌。)

师:请再读一下原诗。

(生读诗歌第一节。)

师:品读一下,是改后的诗歌有诗意,还是原文有诗意啊?

生:原文有诗意。

师:那同学们看一看,诗意表现在哪里呢?把你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加以完善。

(生自学,交流,完善。)

师:谁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能去掉这些词语呢?

生1:因为它去掉的都是一些修饰词,就没有浓浓的诗味。就像一棵树,只剩下树干一样了。(生掌声)

生2:加上这些词,会使这节诗更生动更形象。如果去掉,会使这首诗意思表达的得不够完美。

师:这两位同学还是从整体上分析的。能否具体一些,从局部或细节方面来赏析?

生1:我认为,如果去掉了“满”和“披着”就体现不出清晨露珠之多。

生2:去掉了“丁丁”这个拟声词,就体现不出伐木的声音,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3:“饱食”让我们似乎闻到了稻谷的芳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场景。

生4:还有栖息。本来是用在鸟的身上,现在来形容秋天,这样使诗句更生动,形象。

师:对。记得见过一句话,“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里的栖息,是一种拟物的用法。把人比作鸟类,或者其他的动物。使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了。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有的是从整体上,从诗歌的意境去赏析诗歌,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就感觉不到那种浓浓的诗味了。还有的同学从“满”等方面去赏析,这是从诗歌的语言方面去赏析的。还有的同学从“饱食”“满披”等词语去赏析,这些词语运用了?(生答:拟人)拟人的修辞,是从诗歌的写作技巧方面。再有,你在读肥硕的时候,读瓜果的时候,读丁丁的时候,有没有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呢?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