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筷礼节

筷子是东亚人最主要的进餐用具,在东南亚一些区域也常使用。握筷姿势应规范,用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饭。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这是祖先奉献物安置方法,参见脚尾饭(有指因为像拜神时,香插入神炉的动作,再者一般拜祭不会这样做,望他人指正);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否则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

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也不要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不能够将筷子含在嘴里。 这样是不礼貌的,也不卫生。

亚洲的筷子是十分讲究的,“筷子”原称“箸(筯)”,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贵的标志。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的有金筷、银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塑料筷。湖南的筷子最长,有的长达两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这是由于吃鱼片等片状食物的缘故。日本的筷子源于唐代传入日本的筷子风格,现平均年产 130亿双筷子,其中90%,是只用一次的“剖箸”。日本人还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并且在使用筷子时讲究“忌八筷”。

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了刀叉,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