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从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转变,原有的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心理发展的状况,不仅仅是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是衡量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依据。要造就一代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不仅要使幼儿有健壮的体格,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顽强的适应能力,和融洽的人际关系。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保教质量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由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幼儿园的儿童保健工作一直是处在仅仅是促进幼儿体格健康发育的状况。由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只看成是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没有加以关注,忽略了幼儿心理发育的维护与保健,割裂了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做好幼儿心理保健已成为衡量保教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准。我们幼儿园充分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规程》的要求精神,按其目标去培养和塑造幼儿健康的个性品质。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发育的规律,努力掌握好各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尽量有的放矢地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个性形成的初期给予他们及时、正确的引导。在幼儿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良好的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一系列的医疗预防措施,培植幼儿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

二、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幼儿期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形成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会对他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如果引导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在幼儿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很注意和家长的紧密配合。因为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在的影响。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十分重要。我们要求父母亲要关注幼儿心理活动的发展,培养孩子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鼓励孩子积极去探索,不怕做错,直到把事情做好为止。对幼儿合理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并要讲明道理。要避免一味的顺从孩子的意愿、溺爱或粗暴苛求,那样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遇事给孩子讲道理,会培养孩子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长久之后,他也会以讲道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同时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要守信用,这样才能树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有效。

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许多心理品质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合于孩子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体验、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但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的实施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程度。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求教职工要努力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恰当地组织和安排幼儿的保教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心理过程得到丰富,个性特征得到体现,语言和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发展。

1、根据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我们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幼儿对来自各方面心理刺激的承受能力。特意为幼儿设置一些困难与挫折,训练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还为幼儿设计一些非经克服困难而不能完成的游戏活动等等,以防幼儿虽然身体健康但意志不坚,精神脆弱。很多实例说明,孩子自幼总是一帆风顺,未受过挫折的锻炼,稍有不如意,心理就会出现问题,经受挫折的锻炼,使幼儿成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生活强者。

2、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幼儿丰富了对自己意愿的表达和对社会的了解。他们表现好奇、话多、兴趣广泛,好提问题的特点,此时在教育方法上,我们要求教职工一定要有耐心、亲切的态度,要鼓励幼儿勤学好问,要正确解答问题,还要注意语言的文明和规范化,促进幼儿语言智力的健康发育。切忌敷衍或不予理睬,伤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幼儿的心理压抑,而产生心理问题。

3、幼儿园时期,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心理活动日益丰富,各种心理过程逐渐达到相互统一,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下,逐步开始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但此期是个性形成的初期,极不稳定、易变化、可塑性强。因此我们要求在保教方式上要坚持民主教养,正面教育,避免专横溺爱型教育方式。要重视榜样力量在幼儿个性塑造中的作用。使幼儿在个性形成的初期,就能受到正确的引导,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良好的幼儿教育,使幼儿逐渐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和行为的正确倾向性。使幼儿个性的优势方面加以肯定并发展,个人的特殊才能得到重视和培养,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逐步使幼儿懂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和事,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我们经常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没有忽略教育者良好的素质对幼儿个性发展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教师要不断对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推动幼儿个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更多更好的个性品质。在引导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要尽量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以激励其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对不合理、不正确的要求、动机,给予及时的制止或纠正。

4、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心理方面需求越来越多。当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和偏异行为。比如胆小、怕事、怯懦、孤独、抑郁、焦虑、攻击性行为等造成心理异常。有资料提示,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只是表现为行为方面问题,而未形成心理疾病,这些现象随年龄增长,往往会逐渐消失,但它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家庭的安宁带来影响,给学校和社会带来麻烦。也有可能成为成人期心理障碍的先兆和精神疾病的隐患。因此研究和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不良因素,加以去除,加强幼儿的心理锻炼,着力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给予及时的心理治疗与心理矫正,把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建制《儿童心理、行为、生理素质调查表》、《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每年都在班级与家长中进行一次心理行为问题的全面筛查。对筛查出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专门建立个案,详细的了解家族史,在园表现等,摸清幼儿心理行为的成因,针对不同问题,给予相应的矫治措施。并要求当班老师及家长密切合作,力求尽快使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得到改善,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这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心理素质。只有从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才能在成人之后在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建设合格的人才。因此,我们深深的意识到,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与家长一道为实现幼儿心理卫生的总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