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当数学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学生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通常是比较强的,在数学问题的驱使下,他们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1999年11月,聂必凯、汪秉彝两位教授对贵州中小学生进行了“数学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的测试。测试中发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成绩有很强的正面联系,能提出较好问题的学生大都能更好地解决问题[3]。戴维斯(Davis)也认为,“问题提出与解决手拉手前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引发”。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上世纪60年代起,开尔(Keil)等人开始研究如何使用适当的方法将提出问题整合到数学教学之中。他们发现让学生进行与提出问题有关的一些活动,哪怕只是改写一个已知的情境问题,都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成绩和数学态度有正面的影响[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就是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中,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知识的“发掘者”。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他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发现的相关过程。而且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远比解决其他人的问题,积极性更强,获得的成功感更大,从而帮助学生端正自身学习数学的态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