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有嘴巴吗?蝴蝶有舌头吗?

第二天一早,又有好几个小朋友围着蝴蝶,有的轻轻的对蝴蝶说:“小蝴蝶你饿吗?”这个问题使孙逸鸣想起了什么,他一会儿走到这边瞧瞧,一会儿又走到那边找找。王澜忍不住问:“孙逸鸣你在找什么?”。“你知道蝴蝶的嘴巴在哪儿吗?它的舌头又在哪儿呢?”围观的几个小朋友被孙逸鸣的问题难住了,都摇起了头,这时我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用赞同话语说:“哇,你们的发现真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看看谁先找到?”第二天,有的幼儿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有的幼儿带来了光碟,有的幼儿带来了爸爸从网上找到的资料……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答案:蝴蝶的“嘴巴”是根长管子,平时卷起来,吃东西时才突然伸展变长,这样就能吸到藏在花朵深处的蜜汁了;更新鲜的是蝴蝶的舌头竟然是长在脚趾头上的,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没去探讨过,孩子们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生成了许多新问题、新内容,而这些问题和内容又促使幼儿更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在这一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使教师和幼儿在共同成长的同时,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菜青虫是蝴蝶的孩子吗?

在户外活动时,黄佳垒小朋友从花坛里捡来了一条大青虫,吓得几个女孩子哇哇大叫,黄佳垒解释道:“这是蝴蝶的小宝宝!”听了这话不知实情的孩子都投去了疑惑的眼光,引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经过一番的探究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蝴蝶在不长的一生中要经历一番很复杂的变化,有卵变成幼虫,有幼虫变成蛹,最后羽化变成成虫,而且各个时期的形状都不相同。儿童把众多的知识和概念放置于背景中去考虑,在对各种存在着复杂关系的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去主动探索,积极设问,自主建构,自由创造,使幼儿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

这是蝴蝶吗?

又过了一天,陈晓妹从家里带来一个用细铁丝编织的小笼子,其实里面是一只飞蛾,小朋友都高兴的传来传去欣赏这可爱的小家伙,当传到孙佳一那儿时,它皱着眉头说:“这只‘蝴蝶’怎么不漂亮啊!会不会不是蝴蝶啊?”这话听在陈晓妹的耳朵里可不是个滋味,她好不容易才抓到的‘蝴蝶’怎么会不是蝴蝶呢?于是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后来他们又找我去评理。于是我就引导他们把它和蝴蝶放在一起比较。“从他们的外表看上去好象有点不一样,”这是孩子们得出的结论。由于蝴蝶和蛾的身体不是很大而且他们都是活的,比较起来不是很方便,于是我又给孩子们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去探究、去寻找答案,这次参与搜集资料的人数要比上次多,好象孩子们跟蝴蝶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天,孩子们围着我迫不及待的说自己探索到的结果:原来这是蝴蝶的“表姐妹”——蛾。一些细心的孩子还找到了一些关于区别蝴蝶和蛾的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