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语是非常有意思的。许多深奥的哲理、典故仅四个字就表达清楚,且形象生动。诸如“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越俎代庖”、“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拔苗助长”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讽喻了主次不分、包办代替的片面性。当然也有“引而不发”、“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 “举一反三”、“水到渠成”等称赞善于启发、诱导的褒词。不言而喻,以上列举的成语,对于当今教学工作颇耐人寻味。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 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蒂,“教”是为了“学”。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学生需教、需导、需育,也才有老师的存在。说到底,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在现实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几乎等同于“听讲”、“记忆”、“抄写”、“答题”;老师的“教”往往简约成“讲解”、“灌注”“考试”、“评分”。老师主导作用的过度夸大,强化,形成了老师决定、掌握,甚至是主宰着全班学生的“学”。划一的内容,统一的答案,定势的思维,忽略或排斥了教学过程中孩子应有的活动。“不及林间自在啼”的道理,并非为每个老师所接受。在笼子里长大的小鸟,一旦鸟笼打开,不知所措,飞不高也飞不远,将是必然的结果。我们不能“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童子声”,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许多孩子从“爱学”变成“厌学”,有的中途辍学,甚至离家出走,许多触目惊心的悲剧,正是在这狭窄、封闭、捆住手脚的教育空间里发生的。 “教”与“学”中,本末倒置、越俎代庖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只能是拔苗助长。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因为“人正是在活动的时候,才进行思考、作出判断的。”(钟启泉:《现代课程论》159页)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爱动”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孩子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应该说,没有孩子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确立一个重要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活动。

一、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以求保证

每日走进教室,就会觉得迎面扑来勃勃生气,眼前是一个个生龙活虎般的孩子,是一群蕴藏着智慧,洋溢着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但又绝不是“小大人”。他们具有大人已很少具有的可塑性、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比大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满活力与主动性。面对如此可爱的孩子,肩负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让活动融入学科课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