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特殊任务:把孩子教聪明

地下的矿藏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地质工作者为了找矿、采矿,长年累月风餐露宿。埋在地下无声无息的矿藏,一旦开采出来,光彩熠熠,造福人类。每一个大脑健全的孩子也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无法估量的资源,那就是人的潜在的智慧,“沉睡着”的力量。但是人的潜在智慧不能像矿藏那样,有一天不被开采,照样安然埋在地下。人的潜在智慧,作为人的一种“可能能力”,是有它发展的最佳期的,就像小鸡追随母鸡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生后4天之内, 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的4天里,与母鸡隔开, 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鸡。同样,儿童的可能能力如果不在发达期发展,不被唤醒,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最后便像灿烂的火花得不到氧的供给而泯灭。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幼儿园、中小学,甚至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都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发展人的潜在智慧,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极大地提高人才素质。古今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如果没有极高的悟性,是绝不可能有他们的辉煌成就的。

小学阶段,是人的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小学教学工作作为“育人”的工程,便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在教给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儿童潜在的智慧,把孩子教聪明。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内涵的丰富,非常有利于儿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它更有责任, 也更有可能把孩子教聪明。

一、倾注期待与激励的情感,形成儿童激发自我的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老师常常认为的“这些孩子就是不动脑筋”,便是这种大脑抑制状态的外部表现。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富权威的人,老师的严格要求,常常使学生敬而生畏,这种“敬畏”就是一种无形的束缚,甚至是一种思维的哭桎喾。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学生与老师最大的差异,便是老师比学生有知识,“儿童只是一个无知的成人”。因此,老师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不是挖掘儿童潜在的智慧。这种教育的主导思想的重大忽略,就是通过教师热情的期待和鼓励,在儿童内部,在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使自身潜在力量得到尽可能大发展的一种倾向,这是一种促其自身发展的了不起的力量。

如果我们向一些上课不大发言的孩子调查其原因,他们会委曲地告诉你:“我怕说错了,老师批评。”事实上,老师对学生的错答是不留情、不宽容的,甚至是冷嘲热讽“简直像块木头”,“丢你爸爸妈妈的脸”,“你给我老老实实地听着!”于是,不少孩子干脆呆坐着,不尝试,不探究,不问,也不回答。“何必冒风险呢!”思维的“惰性”就日渐形成。这些现象,几乎在许多班级都可以看到。这同样是“误人子弟”!孩子思维活动的长期无冲突状态,导致思想的凝固,以至呆滞。潜在着的宝贵的智慧,像嫩芽一样,一点一点枯萎了。这使我想到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的一所小学实验的另一种景象,罗森塔尔从18个班级,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最佳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教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教师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眼神、笑貌、爱抚,使这些原是随意指定的学生,都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8个月后,进行复试,名单上学生的成绩个个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一个个变得十分聪明可爱,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这种暗示充分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形成了期待效应。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就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事实正是这样,以这种兴奋的情绪、热切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气,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爱生乐教,爱生善教;这才是真正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从而情不自禁地快速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当此时,教师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爱动脑筋的快乐,自信心、成功的欲望就在这经常期盼激励中日趋增强,形成儿童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