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那次开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教学过程随笔】

(一)后悔,一时冲动

精心地对课堂教学作了预设之后,我激情满怀地走进课堂试教……可是……也许是孩子们接触了太多的赞颂母爱的文章,比如:《麻雀》、《嘱咐》……“公式化”的情感让他们觉得不足为奇,而这种西方人含蓄的表达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反到有些不可思议。母亲的良苦用心就像一个稍纵即逝的波纹并没有在他们的心里激起更大的涟漪。当我的孩子们读完课文之后,个个满脸惊讶——为什么母亲要匿名给自己的孩子送花?为什么母亲不告诉孩子花是她送的,而且还要为孩子的想像推波助澜?然后,孩子们便投入到争论、说理之中。虽然,孩子们也领悟了这种不同寻常的母爱,但是,整个课堂并没有出现我所期盼的真情流淌,泣声连连。就连朗读,也显得苍白无力。

我很诧异,诧异我的学生居然能如此理性地谈论和交流,仿佛在交流一种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也尝试着进行反思,但,始终找不到失败的理由。于是,我有些后悔,后悔我的冲动——我想得太简单了,有些课文,确实能感动老师,因为老师是成人,但不一定都能感动孩子。

因此,萌发了改换执教内容的想法。打去电话,对方说,最好别换了,因为通知早已印发出去了。

所以,就更加认为当时选课文的时候,不该那么冲动。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办法吗?师傅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张化万),还是求教师傅吧!

师傅说,学生不感动的原因很简单:学期初,课本就发到孩子们手里了。孩子们肯定早就不止一次地接触过这篇文章了,这就会大大降低感动的程度。一个再感人的故事,读得多了,也就不怎么感人了。因为这个故事已经感动过他了。如果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文本,一定被打动的。师傅还说:不要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学生有没有流泪,学生没有流泪,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被感动,如果学生没有被感动,他们怎么能那么自主地提出问题来呢?如果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地投入学习,这就是被感动的具体表现。

有道理。但我是追求完美的人。我始终觉得,肯定有办法实现我当初的那种感动加冲动的理想。

(二)成功,源于机会

离正式上课大约两周的时间,邀请方打来电话,说是他们那儿没有《一束白色的栀子花》这篇课文,希望我能将这篇文章发给他们,由他们印发给学生。我当然满口答应。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