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其发生率为1/9500~1/20000。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30%,60%~70%无阳性家族史。本病的致病基因有两种类型,I型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9q34),Ⅱ型定位于16号染色体(16p13.3)。Ⅰ型和Ⅱ型引起的表现型可完全相同。在I型中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较大,而Ⅱ型中散发病例较多。

【病理改变】脑部的典型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常在侧脑室前角,显微镜下是一些过度增生的大的星形细胞,结节有钙化趋势,数目多少不等。

脑皮层也可见到一些硬的结节,颜色灰白,脑回表面隆起,直径大小约1~2cm,数目多少不等,显微镜下结节为神经胶质,由一些巨大的多核星形细胞所组成。这些结节可将正常脑皮层压薄。类似的病变还可见于中央灰质、脑干或小脑部位。

结节性硬化症有时可见到部分皮层缺如,可能与新皮层形成时神经元移行受阻有关。在缺如部位的深部常可见岛状灰质异位或髓鞘脱失区。在一些有智力低下的患儿中可见到较多的皮层缺损区或多个结节。

由于结节所在部位及大小不同,临床可表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 典型皮肤改变包括色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指(趾)甲纤维瘤及鲨鱼皮样斑。不一定每个病儿都具备这些全部改变。本病有时也可有咖啡牛奶斑,但数目不多。

90%的病儿在出生时即可发现皮肤色素脱失斑,白色,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呈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由于色素脱失斑形状如桉树叶,有些文献又称此斑为桉树叶斑。大小不等,长径从1cm至数厘米。可见于躯干及四肢,分布不对称,面部很少见到。头皮部位有时可见到,该处头发亦变白。色素脱失斑在黄种人或黑种人体检时很容易发现,白种人有时则较难看出,但在紫外线灯(Wood氏灯)照射下很容易显出。

每个病人色素脱失斑的数目多少不等,少时一块也没有,多时可达10余块。正常人有时也可见到1~2块色素脱失斑,无诊断意义。有些病人还可见到成簇的、数目较多的、形状不规则、面积较小的似纸屑状的小块色素脱失斑。

面部血管纤维瘤为本病所特有的体征,以往称为皮脂腺瘤(adenoma sebaceum),实际并非皮脂腺,而是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所组成,颜色呈红褐色或与皮肤色泽一致,隆起于皮肤,呈丘疹状或融合成小斑块状,表明光滑无渗出或分泌物。散布在鼻的两旁及鼻唇沟的皮肤上,数目多时可延及下颌部位,有时额部也可见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