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林艳介绍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儿童经典绘本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而在国内起步比较晚,由于其价格昂贵,目前家长的认可度还比较低。市一幼自正式定位为“书香特色园”之后,一直在积极寻找“最适合幼儿园孩子的读物”。

此外,该园每周还开设了一节集体阅读课进行绘本阅读,园图书馆每周也会按班级向每个小朋友开放半天。站前园区每个班级还动员小朋友每人捐一本绘本,建立班级流动图书借阅点,进行绘本漂流。“除了营造浓浓的绘本氛围外,我园还聘请了华师大张明红教授、浙师大朱丽丽、儿童文学博士朱丹等对我们的绘本教学进行专家引领,同时我们每月都会举行一次课研与磨课活动,进行园际的同课异构,举办教材解读和好书分享活动等,给教师搭建多个平台对绘本教学进行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林艳介绍说。

经典绘本阅读培养综合素质

“每个小朋友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你看,绘本《第五个》讲的就是,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着,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门后,又焕然一新地走出来。排在第五个的小木偶越来越害怕,门后面是什么呢?小木偶推开门,门后面原来是个亲切的医生。这是本适合3到6岁孩子看的书。”在市一幼图书室参观,林艳随手拿起一本绘本向记者介绍道。

她说,这本书曾获“最美的德国图书”奖,它具备优秀绘本的重要品质:极度简洁的文字,念起来又富有音乐感,你看“门开了/一个出来/一个进去/还剩四个”,虽然是图解一样的文字,其实是一首诗;画面单纯而精致,看上去又富于变化:冷暖色调的变化烘托出玩具们害怕和高兴交织的心理,整齐又随意的钢笔线暗示着等待中的心绪不宁。虽然诗人和画家极力在制造悬念,极力渲染压抑之后最终释放的温暖,但是画家几乎在每一页都留下了一点暖色调的暗示。从飞翔的瓢虫、戴着王冠的青蛙到喜悦的小熊,画家一点点提醒我们这是个高兴的故事。“我女儿也正上幼儿园,她很喜欢这本书,每次看这本书,她总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去医院看病,也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林艳说。

市一幼副园长金晓群认为,以读图为主的儿童经典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绘本阅读是对孩子的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

徐丹认为,经典的绘本都是大师的手绘之作。有时候,一本绘本的出炉需要很长的时间,从最初的构思到写很长的脚本,然后再找画者合作。绘本的图并不仅仅是插图,它还要表达文字之外的意义,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去表现,也不是一个画家拿来一个故事就可以画的。在徐丹眼里,绘本是要用一张张的图呈现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一种艺术,而文字就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解说词。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