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了解《》这首名曲的诞生过程,感知其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

2、能力目标:借助网络资源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3、情感目标:激发起学生对《二泉映月》这首名曲及阿炳这位人民音乐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利用网络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感知《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初步了解阿炳这个人物及其他所创作的《二泉映月》。

2.搜集网站,下载资料,制作教学网页。

四、教学过程:

(一)进入网页,了解生平,体会内心情怀:

1、引读导入:同学们, 上节课咱们带着问题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知道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小阿炳长大了,他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2、自己轻轻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等会儿提出来?

3、(1)讨论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投影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质疑。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教师点击网页,出示:“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下加问号。

(3)3分钟上网查询。让我们请教电脑朋友,借助网上资料,走近阿炳,解决这些问题。

指导学生点击网页,进入“走近阿炳”页面,自由查询,了解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

(4)交流。

(5)指导朗读。

(二)媒体播放音乐,体会音乐内涵:

1、引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板书:倾吐情怀)

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相机出示:

他要倾吐什么样的情怀?

他是如何倾吐自己的情怀的?

他是怎样倾吐出自已的情怀的?……

3.分小组学习,讨论理解乐曲内涵。

(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组合,在小组里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读读课文,讨论讨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提示的两个句式。教师点击网页,进入“乐曲欣赏”页面。

映示:阿炳怎样通过琴声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他要倾吐哪些情怀?

提示:(A)琴声起初_________ ,随后_________,后来 。(B)当琴声_______ 时,作者似乎听到___________。(2)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赞叹 怀念 思索

表达 抒发

爱……

4、听曲。

这么多积淀已久的情怀阿炳通过流畅的音乐表达了出来,你们想不想再听一听这首曲子。一边听一边还可以根据板书在你的脑海中浮现画面。

教师点击网页,进入”全曲”页面,学生欣赏。

5、自选片段,反复朗读,深切体会。(1)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练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乐曲?好,就请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带上耳机,听听音乐,读读相关的课文,再次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怀。(指导学生点击网页,进入“舒缓”“跌宕”“映月”页面,自选练读。)

(2)指名读。教师随机点击网页,进入“舒缓”“跌宕”“映月”页面。

6、小结板书:二泉映月。

7、看画面配乐齐读第五自然段。教师点击网页,进入“全景”页面。

(三)网上品读美文,激发学生思维:

1.过渡:作者由阿炳一生的经历和乐曲旋律的变化,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景、曲相互辉映的动人画面。但不同的人听了曲子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其他人听后的感受呢? 那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网上品读美文。老师选了很多美文,你先浏览一下,然后选出最能引起你共鸣的几句话,摘录到笔记本上,再读一读。学生点击网页,进入“美文品读”“笔记本”页面。

3.交流:教师点击网页,进入”笔记本”页面。

4.总结存疑:同学们听了这首曲子后一定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下节课, 咱们就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