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四者的有效对话,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实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多重解读文本,才能提高课堂实效。下面以《夹竹桃》为例,谈谈怎样解读文本。

一、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深钻又细研,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文本对于教师来讲首先是一篇文章,因而我们首先应以一般读者的身份去阅读。文本又是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只有对文本深钻细研,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才能正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文本。

1、初读文本,要反复去读,读懂文本的字词句、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读时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准每个字音,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而把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夹竹桃》中“叶影参差”一词中的“参差”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叶影参差”是说叶子在墙上的影子长短、高低不齐,所以在这里应读 “cēn cī”,其余的生字借助生字表和文中的注音都能读正确。文中有一句话“我们家的大门也有两盆夹竹桃”,这里作者怎么突然用了一个“也有”呢?找来原文,便茅塞顿开,课文中这里删去了一小节,本来是先介绍作者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种夹竹桃,然后由面到点,转向具体描写“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首先抓住文章的题目,再通过反复读文章整体把握和体会,然后抓住关键性的词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就能读懂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即主要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和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通过查找作者、原文及写作背景资料,对作者表达的情感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季羡林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夹竹桃美丽又有韧性。季羡林先生也是一个淡泊明志、默默奉献,有着始终如一追求的学者。他才会对夹竹桃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借笔抒怀,所以在季先生写夹竹桃不仅仅是为了赞扬夹竹桃,也在含蓄地表达自己要做夹竹桃一样普通的却有韧性的人。写作背景是,季老1962年10月访问缅甸时,在异国他乡巧遇在故乡常见的夹竹桃,从而引起他无限思绪,激发了创作热情,写下这篇散文,描写了故乡的夹竹桃,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但同时它又是季老深深的思乡情怀的寄托,在这普通的植物身上,承载了沉甸甸的乡情。体会到了这些之后,再读文章,就能正确、全面的把握文章情感,进而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2、细读文本,要潜心去读,读懂作者怎么表达的,体会表达的好处

在初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潜心去读文本,仔细研究作者的各种表达方法,用心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只有这样解读,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才更有价值、更有保障。

《夹竹桃》一文,从文章表达顺序来看,宏观顺序是“总分总”。第一自然段先总写“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二三四五段从花色、韧性及能引起我许多幻想具体写夹竹桃的美妙,最后进行总结“我爱上了夹竹桃。”从微观的层面看,文本的写作顺序更值得我们关注。写花色,先实写再写联想“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最后写感受“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写韧性,先写院子里常见的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然后笔锋一转过渡到对夹竹桃的描写;写幻想,作者先用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引出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接着写了自己的幻想,细细读来,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如水的月色,耳畔小虫的呢喃,眼前还不由浮现出夹竹桃婀娜的身姿,从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我们看到了季老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一是“平实”,二是“亲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是一种很高的语言品位。比如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很平实。如果把它改成“红的像火”,行吗?不行。再看“一嘟噜花黄了”很亲切,其中的“嘟噜”,改为“串”,行吗?也不行,这不是季老的风格。笔者仔细统计过全文的标点符号,出现过一个问号,一个分号,除此之外,全是逗号、句号,不曾出现一个叹号,很亲切、平实。就像一位母亲,在夸耀自己的孩子。如文章的结尾,改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真喜爱夹竹桃啊!”一用叹号,感情似乎变得强烈了,但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却因此被冲淡、被破坏了。夹竹桃的韧性、默默无闻不需要作者这样“吆喝”。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