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问题》这篇课文介绍了居里夫人的女儿伊琳娜小时候爱动脑筋,大胆质疑,勇于实践的小故事,语言充满童趣,内容浅显生动,通过人物的对话串连整个故事情节。孩子们对于这样贴近他们生活的文章肯定特别感兴趣,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一定能更好地完成本课学习,相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形成语文能力来说会有更大收获。

一、由“问题”设置预习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上课伊始,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由教师设计引入课文学习,而是准备了写上问题的大白纸,请一个昨天预习特别好的小朋友读纸上的问题。这个小朋友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回答,当对方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像老师一样讲解。这一下孩子们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了,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需要老师强调坐姿了,省去了许多表扬、批评的时间。但是举手的却不多,看着老师投过去的眼神,小眼睛里有一些紧张,哈,可能不知道里面会写些什么问题,不敢举手呢!我请了一个平时学习很棒、胆子也特别大的孩子。他赶紧打开折起来的白纸,迅速看了一下,响亮地读起来:“你知道居里夫人是谁吗?”“哎呀,这么简单呀!”几个性急的孩子叫起来,看到我竖在嘴边的手指,又连忙捂住嘴巴。小手如林,那个孩子找了半天,叫了一个小朋友回答:“她是一个科学家。”“你应该说‘一位’科学家。”当老师的孩子认真地说。我高兴地称赞:“你真像个老师呀!”说到这里,一个小朋友举手说:“她发明了镭、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看当老师的孩子对此没有什么评价,我连忙表扬:“你知道得真多!”

后面的两个问题——你觉得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些人是大名鼎鼎的?小朋友们明显胸有成竹,老师稍加提示,就把前一段时间所有认识的科学家、诗人、画家、军事家的名字说出来,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了解了大名鼎鼎就是非常有名的意思。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没有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

在字词教学中,我也打破以往常规,借助写在纸上的问题学习 “题”字,并与小老师的“提”问进行区别,所有的孩子都在寻找他们的不同点,由简单的找朋友组词,到有难度的选词填空,再到难度更大的选词说一句话,孩子们激动地站起来,在下午的听写中,以往一直会混淆的“题”和“提”,没有一个小朋友出错。

二、由“问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品悟

“谁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个奇怪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奇怪的……” 这些内容在文章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小朋友通过预习都能知道,集体交流一下即可,而对于“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个奇怪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孩子回答不一,伊琳娜当时怎么就不回答,而是到了第二天才回答?她的妈妈是居里夫人,对于这个简单的错误的问题,却没有直接告诉伊琳娜答案呢?……”小朋友的脑袋瓜里塞满了问号,于是这些“问题”才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孩子对于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能不感兴趣吗?

当然,语文的“工具性”要求语文课不仅解答问题,关键是在解疑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在朗读中理解,在积累中运用,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孩子们对待错误问题时,扎小辫的女孩和胖墩墩的小男孩回答充满想象力,非常天真、可爱,而伊琳娜却“想不出这是为什么,就回去问妈妈”,非常爱动脑筋,有着一股钻劲儿。在观察图画中弄懂“扎小辫”、“胖墩墩”,感受外表中的可爱,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认识到,正是这种“钻劲儿”才使得伊琳娜长大以后也成为一名科学家。又如:伊琳娜经过自己亲自试验,证明科学家的问题是错误时,她挺生气。第二天,她去问科学家:“叔叔,您为什么提了个错误的问题?”从生气中看出“认真”,从“问”中看出“勇敢”、“打破沙锅问到底”,从“叔叔、您”中看出“礼貌和教养”。这些隐藏着的“伊琳娜”,只有从一个字、一个词中才会被发现,孩子们在阅读中解疑,在解疑中品读,在品读中发现,在发现中快乐,他们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个个“小手高举、小脸发红、小眼发亮”,这样的语文课孩子们能不爱上吗?

三、由“问题”促进感悟,鼓励学生表达与运用

当伊琳娜去问妈妈时,妈妈让她动手做一做,指导学生根据妈妈说的话提问:妈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怎么不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呢?科学家听了伊琳娜的话后哈哈大笑时,指导学生根据科学家的“笑”提问……从妈妈的语言中感受妈妈对孩子的鼓励,从“笑”中感受科学家的高兴,从而体会到两位科学家都希望孩子能够大胆质疑、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文中“扎辫子”的小姑娘、“胖墩墩”的小男孩,还是伊琳娜,在语言表达中促使孩子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