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觉得上了这节课后有如下体会:

1、品味语言,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语文课除了解读文本,激活思维,训练表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品味语言。张定远先生认为:“教出‘语文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绝不只一遍、两遍。”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要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而语感的产生就是靠品味语言。而在这次《智斗》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仔细研读教材,我发现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课堂中,我紧紧抓住文中出现的三次“智斗”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性地通过品词品句,揣摩词句的言外之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阿庆嫂的机智勇敢。

2、注重学法指导

对《智斗》中出现的三次“斗”,教师如果每次都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不仅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能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三次“斗”不是平均用力,采用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一斗”老师带领学生研读,细细品味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句,如:表现刁德一性格特点的词语“不寻常”、“有胆量”、“竟敢„„耍花枪”“好思想„„不慌张”揣摩刁德一表面和内心的阴毒之意,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表现阿庆嫂性格特点的词语:“不敢当”、“都是客”、“不思量”体现阿庆嫂的沉着、机智、不卑不亢。再指导学生带着对人物性格的体会来反复朗读。通过个别读、师范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在读中了解人物特点,树立人物形象。在教学中,阿庆嫂的语言和刁德一的语言对比出现,让学生不仅感受矛盾冲突的集中,而且还能在语言的对比中充分体现阿庆嫂的“机智”和刁德一的“刁滑”,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评价性语言渗透品味语言的学法,第二次与胡传魁的智斗,除了继续品味语言外,还将其与刁德一的语言进行对比,同样的斗,人物的语言、语气、态度有何不同,可以体会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比较发现的学法指导。而第三回合则放手让学生运用这些学法自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不光学习课文内容,同时学习方法,做到了收放得当。

3、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戏剧知识。

这篇课文有一个教学目标是“巩固对剧本的认识,感受京剧的魅力,”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把剧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呢?看到学生看京剧《智斗》片段后兴致勃勃的样子,我问学生:看了这个京剧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到剧中演员把刁德一的阴险狡诈和阿庆嫂的沉着、机智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的演出来了,我顺势接着学生的话说:“是呀,京剧就是用这样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将戏剧语言具有个性化这个特点很自然的教给了学生。在学生谈到阿庆嫂对刁德一的态度时,学生说到:“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阿庆嫂的话中,每次都有一个感叹号,说明她对刁德一的态度相当热情。”我抓住这个时机,接着说:“你看,戏剧的语言是多么精妙,连小小的标点符号都是这么的准确,这么的讲究。”将戏剧语言精妙的知识又在品词品句中教给了学生。

这节课的教学,师生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积累、运用、发展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整堂课学生都情绪饱满,沉浸在学习语文的快乐中。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这才是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对学情的关注还不够,有些时候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中,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指导,学生有伪参与之嫌。比如对“二斗”中“阿庆嫂到底告诉胡传魁消息了没有”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想先谈阿庆嫂对刁德一的了解,再谈她是怎样做的。我则不顾学生的感受,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学生一定按照我的问题来展开,这样的做法学生的主体角色未能充分显现,教师也感觉很累。

“语文味”的倡导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本堂课存在的不足提醒了我:要达到一种境界,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完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在不断反思、探索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而我,正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