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又尝试着把音乐带进课堂。我记得那是教《小白花》一课。课文描写了1976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和首都人民一起去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动人情境。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深情,和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是当时二年级的小学生难以理解的。于是,我想到音乐,我精心挑选了一段小提琴独奏曲。备课时,我读着课文,听着曲子,我的心颤动了,泪水禁不住顺着面颊淌下来。课堂上,悲凉的曲子,借助有关的黑白的摄影,加上我的语言描述,孩子们仿佛也来到天安门广场,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小山似”的花圈,泣不成声的悼念周总理的人群,孩子们都哭了。孩子成了课文中的“我”,课文语言似乎成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深情地读着:“敬爱的周爷爷……”下课了,孩子们认真地说:“老师, 我仿佛看到了那情景,眼泪再也留不住了!” 我领悟了, 艺术在生活中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在课堂,艺术手段的运用,同样可以震撼幼小的心灵。

尝试成功的兴奋情绪,使我把“艺术为教育所用”的探究继续下去。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我将“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列为创设情境的六大途径之中。艺术的生机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下面就上述三个途径,谈谈如何将艺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图画再现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图画再现了生活的画面,孩子用不着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描写了许多动人的画面,闪现在字里行间。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文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无数次事实表明,教室里图画一出示,孩子的眼睛就亮了。

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现成的课文插图;简易粉笔画;零件剪贴画。例如那些美感特别丰富,色彩特别鲜明,意境又很广远的课文,用其它的黑板画、剪贴画以及插图都不足以表现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则就要考虑到用放大的图画。《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孩子们用小燕子的目光新奇地观赏着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田野,瞬息间,孩子几乎全身心地倾注在这图画上,沟通了他们储存的春天的表象,犹如变为小燕子穿行在飘荡的柳枝间,飞翔在田野上……。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