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艺术没有多少修养,但自学生时代起,对戏剧、音乐、绘画就颇感兴趣,常常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受到一种力量。

其实,许多人都喜爱艺术。多少回,我看见,在座无虚席的大剧院里,台上的戏,会令全场鸦雀无声,或场掌声雷动,也会令观众泪水簌簌而下……即使在画廊里,眼前虽然是一幅幅没有声响的画面,然而它也同样能叫人驻足,品尝许久,领略画中的诗与情……。无疑,这是艺术的感染力!这又使我联想到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宵达旦,几乎把全城所有的人都席卷进斯特劳斯园舞曲的浪潮中;它又通过卫星电视,震动着世界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亿万人的心弦,其中我也是被深深吸引的一个,那时刻觉得人的精神都升华了……。这便是艺术惊人的魅力!艺术,它让多少人如痴如迷,魂萦梦绕。于是,我也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像艺术那样,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成功,会到达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 , 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艺术总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强烈的爱和憎,让观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受到一种撞击,感受到一种力量。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有形有情的。即使像《海底世界》《小壁虎借尾巴》这类常识性课文,也同样象小读者呈现了海底世界奇异的美,描写了小壁虎作为一种小生灵的可爱与生命的特点。其实,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与艺术就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因此,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并不牵强附会。当然,我们的课堂,不是舞台,不是画室,不能把舞台艺术、绘画艺术硬搬进课堂。艺术与教育必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两者却是相通的。教育应该探究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地、乐于参予的活动。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虽然内涵丰富,然而它要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而语言文字作为符号系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借助艺术,从而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活泼,生机勃勃。

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记得第一回,那还是七十年代末,我借用戏剧的手段,再现生活的场景,结合语言训练的内容创设了“夜晚,小红在家做作业”的情境。我自己扮演小红的妈妈,一女同学为小红。这种没有任何化妆的戏剧性行为,使全体学生欣喜若狂。预定的语言训练,伴随着学生热烈的情绪,急切的表达欲望,获得成功。我体验到艺术可以使教学活动推向师生情感交流的那种沸腾状态。

接着,我又尝试着把音乐带进课堂。我记得那是教《小白花》一课。课文描写了1976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和首都人民一起去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动人情境。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深情,和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是当时二年级的小学生难以理解的。于是,我想到音乐,我精心挑选了一段小提琴独奏曲。备课时,我读着课文,听着曲子,我的心颤动了,泪水禁不住顺着面颊淌下来。课堂上,悲凉的曲子,借助有关的黑白的摄影,加上我的语言描述,孩子们仿佛也来到天安门广场,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小山似”的花圈,泣不成声的悼念周总理的人群,孩子们都哭了。孩子成了课文中的“我”,课文语言似乎成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深情地读着:“敬爱的周爷爷……”下课了,孩子们认真地说:“老师, 我仿佛看到了那情景,眼泪再也留不住了!” 我领悟了, 艺术在生活中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在课堂,艺术手段的运用,同样可以震撼幼小的心灵。

尝试成功的兴奋情绪,使我把“艺术为教育所用”的探究继续下去。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我将“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列为创设情境的六大途径之中。艺术的生机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下面就上述三个途径,谈谈如何将艺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一、图画再现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图画再现了生活的画面,孩子用不着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描写了许多动人的画面,闪现在字里行间。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文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无数次事实表明,教室里图画一出示,孩子的眼睛就亮了。

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现成的课文插图;简易粉笔画;零件剪贴画。例如那些美感特别丰富,色彩特别鲜明,意境又很广远的课文,用其它的黑板画、剪贴画以及插图都不足以表现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则就要考虑到用放大的图画。《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孩子们用小燕子的目光新奇地观赏着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田野,瞬息间,孩子几乎全身心地倾注在这图画上,沟通了他们储存的春天的表象,犹如变为小燕子穿行在飘荡的柳枝间,飞翔在田野上……。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在用图画引导学生学语言时,简笔画、剪贴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艺术的直观手段,尤其在教学课文的重点段时,将画面的形象与课文中的词相结合,把学生带入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是很易见效的。例如施建平老师在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上的《泊船瓜洲》(获这次比赛一等奖),仅是以几笔勾画出诗人王安石在明月之夜,船停泊瓜洲,走出船舱,抬头仰望明月的情境,进而老师用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体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的情感。简笔画的出现,以及老师导语的调节支配,很自然地促使学生将大脑里已储存的有关信息补充进去,迭影上去。画上的一弯明月在许多学生的头脑里可能是金黄的,而且衬着深蓝的天空;从简笔画上诗人拂起的衣角,学生有的甚至感到晚风徐徐,感受到这是一个多美好的月夜。面对这样生动的画面,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而且体验到诗人的思乡情之切,“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读得深沉而急切。

二、音乐渲染

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这即所谓“通觉”。音乐的这种情感性质使它具有强烈的刺激力和影响力,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更为广泛地应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去渲染,去强化,但现在用得太不够了。

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只是选取的音乐,要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便能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使学生引起共鸣的目的。用音乐渲染,可以普遍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那些一般图画不足以表现的动态和意境,或是特别庄严肃穆、悲凉凄惨、或是特别的欢快激动、或者是惊险紧张的场景,用音乐是再合适不过的。这常常在新课开始时播放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也可以是在教学重点段,通过音乐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例如屠格涅夫的小说《麻雀》第四、五节是全文的重点,生动地描写了老麻雀为了拯救小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与猎狗搏斗的场景。这一充满力度,而又很难用画面去表现的情境,音乐便显示了它的神奇的力量。音乐强烈的力度,急速的节奏,渲染了令人为之担忧的弱者敢于战胜强者的紧张的气氛。凭着音乐的形象和语言,运用想象,学生似乎看到老麻雀怎么蓬起全身的羽毛,毅然决然地从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的面前。学生仿佛听到了小麻雀竭尽全力的、绝望的号叫,也看到了猎狗为此惊呆,慢慢地合上了嘴,不知所措地往后退去的动人情景,学生深深地为之感动了。对课文中的“像一块石 头似的”、“落”、“绝望地”、“号叫”、 “不能安然地”、 “强大的力量”等关键词语,也带着情感的色彩及鲜明的形象为学生所理解。

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教学成功的感受使我更体验到音乐象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因而更易于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这种热烈而微妙的教学效果,不是其他手段可以替代的。

三、表演体验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因为既是表演,就得担当角色。 担当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变为“他角色”。那种新异感,好奇心,往往使他们激动不已。

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蜓作裁判员;《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海底世界》就增加了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表演开始,教室中的角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的同学。在此情此境中,儿童对角色的情感,很自然移入所扮演的、担当的角色。于是,自己仿佛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在这种移情的作用下,儿童对所处情境,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根据大家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和用恰切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角色变了,语言行为必然随之变化。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它们的想象活动几乎与扮演者同步进行。此时,儿童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此时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角色扮演一般在巩固阶段进行,必要时也可在教学重点段进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重点。角色扮演相比之下在低年级用得比较多。在高年级运用时,也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像《廉颇和蔺相如》《晏子使楚》这类历史题材的课文,以及《月光曲》《少年闰土》这类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运用角色体验,也同样获得极好的效果。这使我想到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超级教学法,为什么能获得惊人的速度和效果,其中一条就是扮演角色。他的教学对象还是成人,因为角色效应可以使学员“稚化”而忘我,这种运用学习者无意识心理,必然使教学效果倍增。这是很有道理的。当然,不管在那个年级运用,都要恰如其分,运用得当。一些很庄重的或很悲凉的课文,像写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课文,就不宜运用角色扮演了。

图画、音乐、戏剧,这些种艺术的直观手段, 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美”了、 “活”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热烈的情绪去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也就是说艺术的手段的运用,它必须忠实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毫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