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经典小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一直是许多教师上公开课的热选篇目,在目不暇接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中,对教什么和如何教有许多仁智之见,匠心独运之处时有所见。这为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资源、实现文化的“增值”,推进文本的多元解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深远意义的;但如果语文教师自身不能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只是随意拿来,照本宣科,则会教不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来,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丧失小说教学应有的追求。

小说作为纯文学体裁,是作家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形象载体,是作家精心锤炼和建构而以形象世界所呈现的创造产品。但小说一旦进入了教学情境,就成了阅读文本,而文本是一种静态的、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文本只有经过解读才能进入鲜活的生命形态,因此语文教师在组织小说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小说自身所呈现的形象世界,去领略小说所展示的特有的艺术魅力,上出小说教学的特质来,上出语文课的语文未来。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尊重文本、精心解读文本,力求发现文本的艺术本真并在领悟中学会自我构建,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最后的常春藤叶》情节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所写的底层艺术家群像也很清楚,对于高中生来说似乎完全可以在自我解读文本了。其实不然,《最后的常春藤叶》似浅实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艺术创造上也具有典范意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首先要深入浅出,激起学生精读文本、深入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促进和引导走进文本,还原文本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文本世界里寻幽揽胜,自主发现,自主感知。其次,需要充分开展对话与交流,让学生真切感悟文本世界的美妙之处,在借鉴与汲取中学会自我构建。再次,教师应加强课堂的有效监控,适度点拨,用智慧来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点引导学生含英咀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真正获得精神的成长,舒展生命的快乐,体验生命的深度。

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可综合采用文本研读、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如何都要以“文本研读”为中心,当然,尊重文本、依据文本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就会肢解文本;“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可适当采用,但绝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否则,用教材教和用课本学就会落不到实处,语文教学就会严重失范。一定要有所舍有所取,让教学成为调动起学生知识积累又有所发展的有效手段,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需要意识,又能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扩展自己的世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意义,激活已生成的阅读经验,有更多的自我感悟机会。

语文教学不是追求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而是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每一篇课文都可选择许多教学价值点进行教学,但不是每一个价值点都是当下所急需的,因此一定要选准文本所体现的特定情境中的“语文核心价值”进行教学设计,并能根据课堂的有效生成精心组织起有效的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从而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收获终身发展的动力,为赢得美好的未来奠定厚实的基础。

我们无时不影响他人,也无时不受他人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会影响我们民族的未来,语文教师承担着重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远大的抱负,需要信心、勇气和智慧,需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不断创新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的品质,研究各类文本的类特点,力求在解读具体文本时能游刃有余,不仅能率先走近文本,而且能有效地调动起自身的经验、知识观念、价值取向等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深为浅,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文化成果,并能巧妙地拓展和延伸文本解读空间,充分体现高度的人文关怀,不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文化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