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探究来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重点)

突破建议:

1.四边形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画一画、连一连、说一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直观中充分感知四边形,探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在四边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比、辨析等形式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丰富学生对四边形外延的认识。

2.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一年级时,主要是直观认识了其形状,在本册则需要从边和角两方面认识其特征,就要求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由表象到了实质。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内容本身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折、量、比等形式的的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究,在活动中充分积累探究经验,从而探索发现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和表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当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时,需要提供一些变式图形,如斜放的长、正方形,帮助学生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抓住图形的本质属性进行判断,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加强交流和指导,鼓励学生将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体会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自己的算法。加深对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3.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认识过程。认识四边形,主要让学生应用分类的思想,在众多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从而发现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主要应用类比思想,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加深认识。但小学生由直观的“初步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深化到“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发展他们空间观念,认识图形的宝贵资源。借助“几何直观”, 

二、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重点)

突破建议:

1.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与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字面上来看周长的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随着学了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容易发生混淆。究其原因,对周长概念认识的不到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周长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封闭图形、一周、长度,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封闭图形及一周的理解作为周长概念的重点,很容易把“长度”这个关键词忽略掉。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与长度的联系,步步引领学生建构周长的概念。另外,初步感知周长概念时,要注意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从任意图形入手,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2.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三、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重点、难点)

突破建议: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来排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2.在学生探究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不可忽视周长的测量环节,测量图形的周长,不仅是推导公式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又是教学目标。开始可以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构建新知的完整过程。在经历不同图形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中,充分感知周长是长度单位,认识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的转化思想。

四、通过探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难点)

突破建议:

1.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原来这种题型一般在习题中出现。教材运用此题抛砖引玉,引起一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但是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引导。在探究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探究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探究之后,及时总结规律。

2.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要求,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目前所有的认知水平开展不同的操作形式。最后,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养成一定要找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到不重、不漏的良好数学学习思维习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