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很多同学已通过动画片,电视、书籍等渠道,对情节已是万分熟悉了。他们对充满正义感、明辨是非的孙悟空,不分善恶的唐僧,以及诡计多端的白骨精,都已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该怎么上好这篇课文呢?

为了上好这一课,备课时,在网上找了不少的资料,也找到了窦桂梅老师上这篇课文的教学实录。一次次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文化内涵之深,她的设计主要以“聊”的形式完成,环节分为“聊情节”、“聊人物特性”“聊故事结构”“聊主题”,穿插了大量原著内容和著名的评注内容。

开始也想试着照她的思路来上,但很自惭,自己没有那样高的素养,在反复思考提炼筛选的过程中,留下了她教案中的第一课时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这些环节:聊起因,学白骨精的“三变”情节,学孙悟空三打,学唐僧三责。

可是,在具体教学时,发现自己不简洁,老师的话太多,思路不够清晰,要求不够明确。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是,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白骨精的“三变”都被悟空识破,并最终丧身在孙悟空的棒下,孙悟空的本领更胜一筹。悟空的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正是因为妖精的诡计多端才表现得淋漓尽致。唐僧不能识别妖魔,而且心地善良,因此误解并阻止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行为。但孙悟空不顾师傅的误解和惩戒,排除阻挠,坚持扫除妖魔,体现了他的坚定不移。唐僧的表现也很好地衬托了悟空的形象。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文中反衬对比的手法,引导学生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