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探讨     >> 体育活动让孩子更健康快乐

 >> 让孩子多参加健康快乐的体育活动     >> 创编户外智能体育活动游戏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都是正向的。要真正发挥体育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的特有价值,就必须充分考虑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工作。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体育活动在各种场合客观地存在着,有的甚至是在“观摩活动”中展示着。幼儿教师设计与组织体育活动的“失误”,若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势必影响到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就当前幼儿教师在设计与组织体育活动时所存在的问题,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如何正确地运用示范教学法

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人们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无疑能够大大地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其中,示范教学法是经常运用于那些旨在让幼儿学习与掌握新的运动技能的体育活动之中的方法。如何正确而有效地运用示范法,充分发挥示范法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下面结合案例1加以说明。

 案例1

某教师设计与组织了一个大班体育活动,该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在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的基本动作。在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自由尝试怎样投掷才能将沙包投掷得远一些。幼儿探索完毕,教师就请一位幼儿上来向大家交流并展示他投掷的动作。在交流展示中,该幼儿只是用力地把沙包从上往下“投掷”(其实该幼儿的动作是“扔”而非活动核心目标所要求的“投掷”),结果沙包只能是落在离幼儿不到2米的地方。教师接着就说:“你的动作不正确!现在老师来教你们用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的方法投掷,让沙包投得更远些。”于是,该教师便开始向幼儿示范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的基本动作,并让幼儿做模仿练习。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之前先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活动,结合自身的个体经验,去发现新的玩法。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幼儿在探索中所获得的新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也是他们学习与建构新技能的前提与基础,为后面基本动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组织幼儿学习“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这一基本动作时,教师采用以讲解示范为主的方法,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因为该动作是幼儿不熟悉的,且难度较大,该动作的学习往往需要借助教师的示范讲解才能掌握。

但若对该活动加以深究,则不难发现教师在示范法运用上存在着时间把握不当等问题。其实在幼儿自身探索后,教师就可以直接向幼儿做示范讲解,比如“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小朋友都在想办法将沙包投远—些。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学一个投沙包的新本领。这个新的本领可以帮助小朋友将沙包投得更远,小朋友想不想学呀?”而在该活动中,教师却“画蛇添足”般地安排了—位幼儿来做“交流展示”。笔者认为,这—环节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负效的。可能产生的负效:①教师对幼儿无法探索出“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这一规范的动作是可以预估的,因为这本身就属于较难掌握的体育动作。教师让幼儿来做交流展示,并且直接地说“你的动作不正确!”这显然是对幼儿的探索结果的一种否定,该幼儿在此时所获得的最真实的感受可能就是一种“无能感”或者说是“失败感”。②既然教师已经可以预估出(其实教师在现场已经发现)幼儿是无法探索出“正确的动作”的,而又要安排这样一个“错误动作展示”的环节(这个“交流展示”实际上起着示范的作用),这会不会给幼儿接受正确的信息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呢?我们知道,人们在学习一种新的东西的时候,是很容易先入为主的。首次的错误示范更容易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第一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教授新动作的难度,削弱了教师示范的效应。因为教师除了要教给幼儿新的动作技能外,还要帮助幼儿删除已形成的有关的错误信息。

那么,如何正确运用示范教学法呢?一是应根据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幼儿的实际水平,合理选用。如果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或动作本身的难度不大,一般不用或少用示范的方法,而是多采用让幼儿自由探索的方式来进行。然后教师再组织幼儿进行个别展示,使经验得以共享。 但是如果活动的内容是幼儿首次接触的,且动作难度较大,如案例1中的学习半侧身肩上挥臂投掷,则可以直接采用示范教学法。而且要求教师在亲自示范时,动作要标准、优美,以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帮助幼儿建立准确的动作表象并感受体态美;同时,教师还要边做示范边进行语言讲解,使幼儿获得视觉信息的同时也获得听觉信息,这样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二是在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在初次练习之后,请个别动作做得比较好的幼儿再来示范动作,通过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来提高练习的兴趣和效率。三是原则上应由教师亲自示范,如果确有困难,无法承担示范的任务而需要幼儿示范,则要求教师及早做好准备,让动作做得较准确的幼儿进行示范,以确保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在幼儿做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动作进行讲解,以使幼儿更好地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

如何切实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第一”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普遍要求,在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应特别地加以强调。很多教师都能从思想上对安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但在操作上,还是不难发现教师在幼儿安全教育工作上存在着考虑不细致,指导不到位等现象。

案例2

某教师组织了一次大班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为“花样玩球”。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幼儿运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花样玩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该教师在组织幼儿探索花样玩球活动之前,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事先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材料(跳跳板、跑车、绳子、呼拉圈、高尔夫球棍等),并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借助这些材料进行花样玩球,玩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玩法。最后教师特别交代了活动的安全事项,要求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如果从安全教育的角度来探究案例2中教师的教育行为。乍一看似乎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还是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的,能够在体育活动开展前提醒幼儿注意活动的安全。但实际上该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这一活动时,对活动本身所蕴涵的“危险性”可能并没有很好地预估出来,对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指导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安全教育在该活动中也只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因为该教师在活动开展前,也只是简单地提醒和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至于应具体注意一些什么,怎样才能确保安全等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安全指导措施,教师并没有做详细的交代。这种“泛泛而谈”式的安全交代,对幼儿来说其实是“说等于没说”。在活动中,笔者就发现有一个小男孩,他选择用跳跳板这种材料来玩球,小男孩双脚套在同一块跳跳板上,边跳着跳跳板边拍球。其中有三次球飞了,每次小男孩都是本能地直接迈脚去追球,而忘了应该先把脚抽出来再去追球,结果摔倒了三次。很显然,像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在事前能加以特别地强调,那么,也许对于玩跳跳板的幼儿来讲,就可能会多一点心眼儿。这个小男孩也许会因教师的事先交代而倍加小心,不至于连摔三次。这一例子说明了教师在活动前,如果仅是对幼儿说些“要注意安全”等表面的话,安全教育是不到位的。

在体育活动中应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①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由活动时的安全教育是整个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的重心,并切实做好这一时段的安全教育工作。②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活动场地、活动材料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的因素。③活动前教师要讲清楚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注意结合实际活动有针对性地强调某些情境或某些行为的危险性。④教师应依据避免幼儿活动时互相碰撞的原则对活动区域作合理设置。由于幼儿在自由探索活动中可以自主地选择材料,选择不同的玩法,因此同一时间、同一场地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游戏活动类型。为了让幼儿玩得安全,同时也方便教师对幼儿的管理,案例2中场地可以这样划分:分成跳跳板区、跑车区、呼拉圈区、高尔夫球区等,选择不同材料的幼儿就要在不同活动区域里玩,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之间的相互碰撞。⑤在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除了应站在特别需要留意安全的活动区,如跳跳板区或跑车区等,还应注意自己所站的位置,确保视线能看清楚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并且便于移动,以便处理突发事件。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安全保护,使幼儿能够轻松愉快地活动。幼儿由于在体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能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给予帮助,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如何有机地做好整合教育工作

随着幼儿园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在设计与组织体育活动时,也对整合教育工作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但由于个别教师未能很好地领会整合教育的真正内涵,加之缺乏具体有效的整合技能,因此,为整合而整合的现象随处可见。

 案例3

某大班在体育活动——练习投掷沙包中,教师在活动场地上设了三条不同颜色的投掷线,要求幼儿用肩上挥臂投掷的方法进行投掷,同时要注意观察自己沙包落下的位置。每个幼儿投掷三次,每一次的投掷结果都要作记录,即沙包落在哪一条投掷线上,就要在相应颜色的板上做个记号。幼儿练习投掷并按教师要求做好记录后,教师引导幼儿对投掷结果进行统计并做适当的小结。统计小结后,该活动转入下一个环节——体育游戏“打大灰狼”。

从案例3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针对幼儿不同的投掷水平设置不同的活动目标,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挑战自己,使自己投掷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幼儿练习投掷后,教师能对练习情况作适当的小结,及时反馈。这种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启发幼儿进一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时会投得远,有时却会投得近呢?进而使幼儿体会到投掷方法与投掷距离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掌握正确投掷方法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但是采用这种记录方法,即要求幼儿将每次投掷情况记录下来的活动设计是否妥当呢?根据幼儿活动时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强度与活动的时间,所设计的活动本身应是低强度,活动量不宜太大,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基于此,就要求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通过提高活动密度,以达到锻炼的效果。而在该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练习时,要求幼儿每投掷一次就要跑到放记录纸的地方去记录投掷的结果。在现场观摩中,笔者发现许多幼儿其实是要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做记录。这样的“整合”未免有点“喧宾夺主”之嫌。幼儿不仅会因此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进行练习的机会,而且也会因活动的节奏过慢,活动的密度不够导致没有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身体机能的效果。

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整合教育的策略多种多样,教师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从观念、目标、内容、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入手。但总的要求是所进行的整合教育应是有机而自然的。笔者认为,有些经典的体育游戏内容在整合教育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例如体育游戏——《大风的树叶》就是一个整合得较成功的例子。游戏中教师扮演风,幼儿扮演树叶。当风起时,扮演树叶的小朋友就要走(或跑);当风刮得大时,幼儿就得走得急(或跑得快);当风停时,幼儿就必须停止走动。这样,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风速与树叶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是科学领域与体育活动的完美结合。在游戏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对幼儿的认知提出挑战,让幼儿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这是目标的整合。案例3在幼儿进行投掷的过程中,增加了记录统计的环节,这样设计的意图显然是想将数学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来,但从组织的实际效果来看,不仅破坏了原有活动进程的流畅性,而且也大大削弱了幼儿在这一环节应有的运动量,有喧宾夺主之嫌,更有画蛇添足之感。针对案例3教师为整合而设计的这样一个统计记录的环节,要么直接删去,要么在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运动量的前提下,再来考虑如何让幼儿做统计记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