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 小朋友,春天到了,很多小动物都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通过列举各种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绪,并与不起眼的小毛虫形成鲜明的对比。)

2、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条小毛虫。板书课题。你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

(在列举了大量可爱的小动物之后,出现大多数人不喜欢的小毛虫,使学生的情绪从刚才的喜欢一下子转变到不喜欢,甚至是厌恶,这种转变使学生得到了最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引发学生对小毛虫的厌恶情绪并不是教者的最后目的,而是为实现下一个情绪上的转变,即对小毛虫的喜欢作好铺垫。)

3、 是呀,胡老师一开始也很不喜欢小毛虫,可不是因为它长得难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小毛虫吗?

(学生对小毛虫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外形上,这个问题的抛出,自然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产生了对后面的学习内容的强烈期待。)

二、学习一、二两节。“笨拙”理解,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4、 投影出示这两个小节,范读,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小毛虫?

5、 交流。刚才小朋友讲的这些都是围绕哪个词语来说的? 板书:笨拙 先查字典理解“拙”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6、 是啊,这么笨拙的小毛虫,真让人讨厌,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来吗?自由读这两个小节。

A 指名朗读(随机进行指导) B 男女生比赛读 C 齐读

7、 出示小练习。

小毛虫( )在一片叶子上,用( )的目光( )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 ),飞的飞,跑的跑,又是( ),又是( )……到处( )。只有它,( )的小毛虫,被( )在旁,既不会( ),也不会( )。

A 指名口头填空 B 同桌交流 C 你能背下来吗

4、试背这一节。

(通过这两小节的学习,复习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成部分词句的理解与积累,并使学生对小毛虫“丑”的一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不喜欢它甚至开始可怜它了。当然这还是为下一次的情绪转变作铺垫,即“欲扬先抑”。)

三、学习第六小节。

过渡:可是,胡老师现在却非常喜欢小毛虫,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呢?那是因为老师已经读完了这篇文章,等小朋友们认真地读完课文以后,也会很喜欢小毛虫的。想读吗?

(先说老师现在却非常喜欢小毛虫,这可是一块能在学生中激起“千层巨浪”的石头,可能使学生难以接受,目的是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之中,再告诉他们是因为老师读完了全文,自然引起了学生学习下文的强烈欲望。好奇心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