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在京召开之际,恰逢事关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纲要”)制定,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在接受采访之前,朱永新先赠送了记者一本书,这本《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是他编著的又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他表示,科学发展观既然是整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是“《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的根本的指导思想”。

此前,朱永新曾任苏州市分管教育副市长,一直倾心于教育改革事业,由他发起的名为“新教育试验”的民间教育改革运动,目前已吸引全国范围内700余所学校、100多万的师生参与其中。

2007年底,奉调进京出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一职后,他仍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次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准备了19份建议与提案,其中有多个涉及到教育领域,比如关于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学籍户籍双认定问题等等。

教育改革要用猛药

《21世纪》:不久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称:《规划纲要》正在紧张的制定过程之中,最新一轮就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了200多万份的建议。这种社会参与的热情,在近年来还是比较少见的?

朱永新:这说明,全社会目前对教育改革是高度的关注。温家宝总理提出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要“问计于民”,就是说真正要做出一个让人们群众满意的,看得懂的,能够做得好的这么一个规划纲要。但是下一轮规划改革纲要怎么做,人民群众关注一些热点的问题、难点的问题怎么去应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所以,我提出《规划纲要》首先要处理好两个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一个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做好的关系,三者不可偏废。改革是最根本的动力,因为从目前来说,教育改革动作不大,恐怕老百姓都不会答应。因此,有人甚至提出这次制定《规划纲要》要推出一个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方案。中国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为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改革需要用一些猛药,加大改革的力度。过去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也都推出过教育改革的方案,实际上那些方案里比较多的是强调发展。所以,这次我们想通过改革来比较好的推进发展,而不是就发展谈发展,强调要以改革来推动发展,改革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然也要注意,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稳定的问题。在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甚至包括一些学生家长,对一些改革举措也有很多争论。以文理分科为例,在刚刚结束的教育部征集意见工作中,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要占54%。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稳妥、慎重推进。当然,我还要强调一点,广泛倾听民意不等于就是一定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公众对教育的理解的问题。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站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有的时候还是不完全一致。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一样,作为国家来说是为了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我希望改革要充分的听取民意,集思广益,做好我们的改革工作。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