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流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多为儿童,尤以2―10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是春季常见的传染病。

得了猩红热,病人骤起发热、咽痛、呕吐、咽部红肿、扁桃体发红肿胀,其上可见点状或片状脓性分泌物。起病1―2日出现皮疹,先自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24小时内可弥漫全身,呈粟粒样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皮肤潮红,压之褪色。并有口周苍白圈,伸出舌头一看,在发红的舌上舌乳头红肿突起,好像杨梅或草莓,故称“草莓样舌”或“杨梅舌”。几天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上可有大小不等的糠状脱屑,伴有皮肤瘙痒。化验检查有血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偶尔,有少数病人会并发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

得了猩红热应到医院治疗,病人要卧床休息,急性期给予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在药物治疗上首选青霉素,疗程6―8日,病情重者可予输液。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中药如消瘟败毒饮、银翘解毒丸、板蓝根、蒲公英等亦可采用。由于得了猩红热两周左右有可能发生心脏损害或肾脏损害,故仍要请医生检查、化验,以防发生心肌炎、肾炎等病症。

猩红热的预防,病人应住院或家庭隔离。对于密切接触者如为幼儿应作医学观察7天,可疑患者及带菌者均应给予隔离治疗。同时,在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换气。肖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