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是新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等正确地判断直角。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判断方法。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的两条直边开合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边的长短无关。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分类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抽象等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为了达到这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第一设置情景,让学生观察图片,找“角”,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复习“角”的有关知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2、第二个环节认识锐角和钝角是本节课的重点。

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把角进行分类,传授锐角、钝角的名称。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三角尺判断角是什么角。并给锐角钝角直角排队,为下一环节角的比较大小做铺垫。

3、第三个环节角的比较大小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突破这个难点我设置了三个层次,

⑴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学会同一类的角可以借助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⑵第二个层次是改变两个角的边的长短,改变角两边的开合情况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合情况有关,跟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⑶第三个层次是比较更为抽象的大小两个三角形上的角的大小,质疑并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大小跟角的开合情况有关,跟角的边的长短无关的理解。

4、第四个环节是拓展练习画角。

让学生在画角的同时加深体会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巩固这节课的重点。

5、第五个环节是对全课的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辩论角和直角,知道角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所用的方法与上学期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比较,但比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原来是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而现在是看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如今锐角、钝角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角的度量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