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处:

1、准确、合理的把握教学教材。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数学课中,我能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并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还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始,老师出示几道加法算式,让学生在10秒钟内说出得数。学生很难说得出来,老师却能很快说出得数,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很佩服老师,这时老师及时的导入新课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如:将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自己的双手联系起来。一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2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中,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学习数学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愿学、乐学。

4、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探索过程是本节课一大亮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吕老师在这一环节做得很漂亮。如:在编5的口诀时“一五得五”直接由老师编出。第二句在老师的启发下编出。最后三句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编口诀。教师的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逐步让学生参与探究新知识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老师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不但较好地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同时也能面向全体学生。

5、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巩固练习环节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训练:对口令、看图写算式、卡片练习等等,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又很生活化,显得非常生动有趣,消除低年级学生学习枯燥数学的心理。一系列都是围绕新课教学内容进行,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学生学而不厌,熟而不倦。

6、整节课教与学的时间分布合理。

本节课导入用了3分钟,新课学习23分钟,练习14分钟。

不足之处:

1、在学习新课时,我让三位学生上讲台点击课件演示后三几句口诀,因为课件的内容肯定是正确的,学生直接点击就出来了,这样的演示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老师让学生拿表格上展示台来展示会更好,这样即能检查学生做题的情况,又能使学生有成就感。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我们组认为是我做的最不得当的地方。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的是,及时的鼓励、表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比如练习时题目一出现,大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起来了,而我却对学生说:“先不举手。”其实孩子们早就有答案了,老师直接让他们说就好了。这样就不会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3、不要使用提问来作为一种惩罚,让学生感到尴尬。

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举手老师提问他,他能正确回答那就好,答不出的话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对不积极举手的学生应采取暗示的方法,而不要借提问来进行惩治。假如老师总是提问不举手的学生,学生就会误解成不举手就会被提问,那学生想被提问时就会故意不举手,那举手没意义了。

4、练习题“这是谁家的信”的课件设计不够美观。如果我在房子上加上小动物的头像,学生就会很快说出这是谁的家了。就不会说成是什么5的家或10的家。或者老师做成卡片,让学生上讲台摆一摆,这样更能激活课堂氛围,把整节课推向**。

5、后两道练习题算式都是3×5,感觉算式重复。如果改成其他算式就更好了。

6、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用平淡不变的语气给学生讲课,感觉整堂课平淡不变。做为教师要讲究课堂的语言艺术,因为它能够感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充满情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