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十万大军在经过一片荒原时,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士兵们一个个口干舌燥,但附近根本找不到水喝。眼看着行军速度越来越慢,这时,曹操用望梅止渴的办法使将士暂时忘记了干渴,打起精神,终于走出了荒原。

课文的篇幅不长,但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词句,适合让学生朗读积累。

二、教学定位

《望梅止渴》是一个历史题材的故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加上一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积累还不是很多,所以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必定存在一定困难。如何利用好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积累呢?课前我进行了一番思索。

思考一:读成语故事对一年级小朋友的意义

成语故事源远流长,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文辞精练,记录着历史及历史人物的睿智。学习成语故事,能使学生从小走近传统文化,了解典故的内容,充分吸收中国古代文化语言的精华与智慧。并且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从学科落实两纲教育的角度而言,学生的精神品质在学习成语故事的过程中将受到潜移默化地滋养。

思考二:培养问题意识,带问题读文是一种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一些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思考三: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望梅止渴》是语文书中编排在第七单元的课文,学生经过近一学年的学习,对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识字,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读通词语,读好词语,还应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对已学的字词要不断地复习滚动,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

三、教学目标

在思考中明确了教学的抓手后,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止、渴、期、忽、灵、朝、精、神、赶”9个生字;认识部首“示字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神、止、渴、期”四字;积累望梅止渴、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等词语。

2.在指导读好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重点读好描写曹操动作语言的句子。在读中理解望梅止渴的原因,体会曹操的聪明才智。

3.并能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设计,谈谈自己是如何贯彻课前思考的一些理念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