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小组活动,直观感知

先用6根小棒,摆成三角形,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

再用7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

接着用8根、9根、10根、11根小棒分别摆三角形,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算式不会写的暂时可不写)。

[分析:通过在小组内动手摆三角形,让学生在平均分东西这个实实在在的行为中进行直观感知。并让学生把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有利于在头脑中留下有关的表象,为下面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2.(1)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总根数

摆一个三角形的根数

摆了多少个三角形?

余下多少根?

除法算式

(2)引导观察、比较:分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有的小棒正好摆完,没有剩余的;有的没有正好摆完,还有剩余的。

[分析:适时将分的结果进行比较、分类,让学生明确: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正好分完”和“有剩余的”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剩余”是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小棒总数的开放让学生更能全面感知问题,发现规律,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师:当小棒有剩余的情况下,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再摆了?

生1:因为不够了。

生2:也就是摆不成一个三角形了。

师:那剩下的小棒一般是几根?

生3:剩下的小棒有时候是1根、有时候是2根。

生4:如果剩3根就好了,正好又够摆一个三角形了。

生5:那摆完了,就又不剩了。

生6:要是剩4根,摆完还有剩的……

生7:那还够再摆一个,最后剩下的还是1根。

……

[分析:虽然,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是下节课的任务,但从孩子们精彩的发言可看出,他们以直观为支撑,思维对此已有所触及了,这将为下节课概括“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提前做好了铺垫。]

3(1)对于正好分完的情况,指名说算式:6÷3=2 9÷3=3

(2)师:对于没有分完的情况,该怎样用式子来表达呢?我们先看7根小棒的情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