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做法。对于声音,有的宝宝会反馈积极,会咿咿呀呀回应家长,而有的呢,即使没有回应,但是当大人面对他们说话时,他们也会瞪着眼睛,好奇地看着大人的脸部,如果他们没有任何哭闹的现象,这就说明他们正在和你沟通,而且,很享受这个过程。

家里也可以买一些带有音乐的玩具,有的家长总觉得带声响的玩具,太吵人,首先第一步他们就堵住了孩子学说话的途径。

这个期间,有一个特别有效的亲子沟通时间,就是哺乳的时候,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跟孩子交流,唱儿歌,说故事。

3.一到三岁

在孩子们接触说话以后,最关键的时期呢,就是一岁到三岁,这个期间,可以看出孩子之间的区别,有的孩子能够流利说出一句话,而有的孩子,进步很慢,一直停留在用语气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那么家长就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跟孩子说话,尽量不要使用叠词

很多家长,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总喜欢用叠词,比如小狗狗,吃菜菜,这样说话,不仅让简单的字变得复杂,而且,一点意义也没有,有的家长解释,这样说话,纯粹是模仿孩子,而孩子的启蒙老师就是家长,如果你们不这样说,他们怎么能学会呢?

2.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有很多家长,跟家里人说话时,喜欢说方言,对于一个初学说话的孩子来说,你那些叽里咕噜的话,增加了他们的难度,跟孩子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尽量说普通话,而且注意自己的发音。

3.和孩子一起看识物书,大声说出识别物体的名称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需要看书。看书,不仅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而且,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以在每一次睡觉前,孩子情绪平静的时候,选择一两本书和他们一起看,而且,告诉他这是什么,即使孩子没有跟着你一起说,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某一天,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突然就知道了这些物体叫什么。其实,这些并非“突然”,是你良好的习惯,坚持来的成果。

我家女儿三岁的时候,说话还不是很利索,所以三岁半,我才把她送到幼儿园,因为老师不可能像我一样,去猜测她在说什么。

去年,怀了儿子,我就特别注意,适当的胎教,在出生以后,喂奶,换尿布,抱着出去玩,我都和他交流。

有时,他在摇篮里躺着,我看书,遇见一些意境优美的句子,我会大声朗读出来,这个时候,儿子就会停止手脚上的动作,眼睛盯着我看,是不是脸上还挂着微笑,或者来一个爽朗的笑声。

因为我和老公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家里也是用普通话交流,而且,女儿没事就给儿子唱歌,儿子在一周半就会说一些简单词语,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表达一些简单的语句。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孩子笨,只是,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忽略和错过了很多的黄金期。你的孩子说话晚,跟你带孩子的方式,是分不开的。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