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是幼儿园年龄最大的一个班,班上孩子年龄越大,对事物好奇心越来越重,对各种现象的产因都有越来越浓的探究欲望。科学活动是大班孩子兴趣最高的活动,因此我们老师会恰当抓住契机,带领孩子们领略科学的神奇。就这两天女小朋友在梳头的时候出现的头发“粘”在梳子上的现象,生成这个活动都有孩子们对动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的操作发现吸力现象,并寻找原因

3、学习组织语言将自己操作的结果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1、学习自主探索摩擦产生的现象,,并能发现不同的摩擦程度对吸力的影响。

2、将自己探索到的情况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碎纸屑 盘子 梳子 尺子 铅笔 勺子 毛巾等等

2、记录用纸张、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请幼儿完成任务

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想办法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将纸屑搬移到空盘子里

二、引导出摩擦吸纸的办法,观察摩擦产生的现象

三、幼儿自主尝试操作让摩擦产生吸力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看看自己使用的物品中那些摩擦后能产生吸力,那些不能。摩擦的力度和吸力有什么关联。

2、分小组将结果记录在纸上。

四、小结。

1、根据老师观察到的情况和记录纸上表现出来的状况引导每组幼儿进行组小结。

2、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同操作不同现象的原因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小结。

3、引导孩子揭开了女小朋友梳头时,头发被梳子“粘住”的秘密。

五、延伸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找找还有什么东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吸力,产生了吸力的物体除了可以吸起纸屑外,还能吸起什么?,

教学反思

这是在大班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都有不同感受和理解,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开始时,孩子们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铲”、“夹”、“抓”、“倒”等等,孩子们之间不同的操作方法导致了他们去相互学习。这些孩子的模仿性和好奇心都很强,敢于和各种材料发生互动, 但是开始时,没有一个人自己想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把纸屑沾起来,老师只能自己用这个方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老师引出这个现象以后孩子们表现出很强模仿性和好奇心,敢于和各种材料发生互动,会用自己的尝试来判断自己的推断,比如:用同一个物体和不同材料进行摩擦是否都会产生静电、摩擦的时间长度、速度与产生的静电大小的关系等等。这个活动中我未提“摩擦起电”,我在想要不要告诉他们这个科学概念。有人说,孩子的科学思维就是“找原因”、“解释”“尝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去探索,去发展科学的思维。要让孩子懂得摩擦起电的科学概念是根本不可能的,要达成懂得这样的科学概念的目的,也许要到中学阶段,这个活动真正的价值在于鼓励幼儿去探索世界,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感到好奇,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的能力。

在后来的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兴趣一直很浓,记录了很多能产生吸力的东西,并什么东西都尝试去吸吸看,有没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