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争吵》这篇课文是长春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版块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诗。是根据金逸铭的《字典家里的争吵》改编的。这篇课文用极富想像的语言将各种标点符号拟人化,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趣味性。诗中描述了标点符号间的争执与对话,使儿童了解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只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学习标点符号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本文恰好提供了一个学习标点符号的范本,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标点,懂得用法,也符合本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根据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2四个字。

2、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新教材的特点是识字量大,本节课要识记的生字就有14个,要求会写的字也有8个,识记生字也本年段的重要任务,无疑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将这一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呢,我想起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几种识记生字的方法,常用的除了集中识字外,还有随文识字,他们各有各的优点,适用于不同的文章。随课文识字的特点是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生词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本篇课文是一篇小韵文,很适合朗读,本文还有那么多生僻的字,让学生集中识记应该是一件很单调的事,那么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边读文边识记生字会很轻松记住,而且会很容易理解字的意思,会收到比集中识字更好的效果。这样即使课堂上显得乱些,我还是选择随文识字。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朗读,仿佛朗读是我们每一节课的重要任务,语言的感悟,情感的熏陶,语文能力的培养无一不仰仗朗读来实现,我们这节课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也当然要依靠朗读来实现。

在随文识字这个总体想法的指引下,我以一个问题引领全文,那就是你从哪里看出它们认为自己很重要?在学生找出来之后随机识字,然后再把生字放到课文中再读,这样既能识记生字又朗读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诵读上,我分了这样几个层次,首先有老师的范读,其目的是让学生听清字音和句的停顿,也能让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文,这样既能熟悉生字也能初步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使文章不至于零散,再读课文就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指名读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同时提出读不准的音,给以纠正,加以提示,再反复读两遍,这也是随文识字中的随文正音最常用的方法。然后是逐段的读文目的识记生字,体会标点的用法,另外还有感情朗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总之各种层次的读都充分为学生赢得了读练的机会和时间,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电教、图片和其他手段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导,我力求以“趣”贯穿全文,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情趣。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验,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言的设计就是在和学生的交谈中自然的体会到标点符号的作用,虽然有点长但我追求的就是那种自然合谐,给学生的信息都是在自然中渗透进去的。在其他环节中我要时时处处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保持这种兴趣。

本节课我力求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上得实在,在各个环节中讲求实效,不摆花架子,真正做到一切为学生着想,无论是导言的设计,生字卡片的运用,教学环节每一个层次都出于对学生的考虑,尽力让学生受益更多,当然这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希望大家能给以指导,以求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