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积极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合理分工,善于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力气把事情做得最好。

2、认识生字11个,书写生字7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积极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合理分工,善于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力气把事情做得最好。

2、认识生字11个,书写生字7个。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质疑

1、有一个既懂事又勤快的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去植树。看到爸爸妈妈不但要挖坑、埋树苗,还要浇水,十分辛苦。他想了想,对爸爸妈妈说:让我去拿树苗吧。他们三人分了工:爸爸挖坑,孩子拿树苗、放树苗,妈妈填土、浇水,干得热火朝天,很快就干完了。干完之后,爸爸对孩子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办法真好!

2、板书课题:这个办法好

3、读一读、想一想: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质疑予以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读课文,要读得正确,划出文中生字。

2、再读课文,标明文章自然段序号。

3、认读生字,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同时引导记忆。

4、分组读文,相机指导朗读。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该段: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导理解“伙伴们”一词:你的伙伴有哪些同学?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思考:毛泽东思考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2、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3、讨论:原来的做法哪里不好?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读思考:毛泽东的办法好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抓住“饱饱的”“许多”“满篮”诸词,通过观察插图、朗读理解。)

2、议一议:这个办法为什么收到了好的效果?

四、小结

五、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原来

放牛(担心牛跑)专人放牛

砍柴(少)每人一捆

捡果子(少)每人一份

分工合作效率高

教学反思:

上课时发觉自己设计好的教案在导入语(主要是学生对当时小孩子从事的劳动内容非常陌生,对辛苦性认识不足,从而对常规做法的低效不够了解;相应的是原板书的设计方面就不能体现出“这个办法好”,遂把板书设计为如下内容,教学也随之更动。

第一组:放牛(饱饱的)每人

放牛、砍柴、捡果子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

第二组:砍柴(许多)

第三组:捡果子(满篮)一份

累、收获多

分工合作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