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执教了《燕子过海》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教”,也就是指导调控的适切性,学生的“学”,也就是自主积累探索的重要性,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迸出火花。下面我就本篇课文的教学在这方面的得失谈一谈体会。

一、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课的开始我点击画面,出示茫茫的大海,播放海浪声。学生如临其境,直观感受海的辽阔,再积累词语,训练语言。接着出示第一节,指导朗读“大海啊,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请学生自由读句子,直至读出海的一望无际的感觉,这种有了感受后的情境朗读水到渠成。

二、发挥想象、化解难点。

在执教教学重点句子时,我用问答方式出示:燕子为什么在海上飞?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教师出示句子“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体悟句意,指导朗读。我启发学生想象:(1)让我们为穿过这辽阔的海洋不停地飞,让我们怀着对温暖南方的无限向往,不停地飞。此时,小燕子你在想?(2)哎呀,前方有暴风雨来了,小燕子们当心呀!狂风不停地吹在你身上,雨点重重地打在你身上,这只小燕子,你此时在想?(3)暴风雨过去了,我们在大海上飞了一天又一天,海上昆虫好少呀,没东西可以吃了,海水是咸的,不能喝呀,小燕子,此时你在想?(4)勇敢的小燕子们,让我们扇动翅膀,让我们一边飞一边再来读好这个句子。通过这样多层次的想象,让学生即景抒情。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提供思维的空间,启发创造想象,身临其境谈感受,创造性思维可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

三、理解重难点不够深入。

文章中有一句重点句子:“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在教学这句句子时,我显得过于仓促。应该静下来让孩子读句子,在抓住“落”字之后,还应该抓住比喻句,为什么比作雨点?一方面是燕子的数量很多,还有一方面是燕子下落的速度快。上课的时候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过于浅显。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效果会更好。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实践。但我更应深入挖掘文本,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展开想象,合作交流,在质疑声中思考、讨论、探究创新,以体会感悟文中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