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

《草虫的村落》一课的教学,全过程让我有不少随想,对什么才是“好课”有新的认识。

这一课,鲜见有优质课的范例。为什么,难上!从文学创作论的角度看,郭枫创作这个文本,有诸多超越一般作者的地方,因此,一般读者的解读与欣赏也就显得浅显与轻浮了,更不用说教师的“常规”模式化解读: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从哪里看出这样的精神……

最为扑面而来的是“童心的超越”。著名作家郭枫,一定是个童心不泯的大孩子。否则怎么会爱上这草虫?爱上这自然界中不为人提及的“村落”?怎么会数次躺在这里将自己的身体融入,放纵自己的精神随之游荡?别的不说,单是“爱草虫”这独特的,卑微到几近被忽视的喜好就值得大书特书。达尔文,法布尔,世界史、人类史上历来都是些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会关注到这微乎其微的生灵,能从这里找寻到与人类社会相同的链接点。而郭枫做到了!很不简单!这就是大师的情怀与风范!回想自己孩童时才有对蚂蚁、蝴蝶、知了、蚯蚓等生物的痴迷,“可叹年纪长,物欲蔽天真”如今即便看到蚂蚁搬家,鸟跃枝头也不觉新奇。我想,这就是凡人与作家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程度的巨大差异,二者差异就是一种难以逾越的超越。

“文本构思的超越”也是让人瞠目咋舌的。作者将自己融入草虫村落之中,不仅是目光,整个心灵都紧紧相随,这样的构思确实符合儿童天真烂漫,富有想象的特点,营造一种曼妙的艺术效果。儿童能够很自然地在现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穿梭往来,兼容跨越。在这点上,成年人就显得蹩脚了,郭枫则不然,大作家的过人之处就是想象力的非凡,构思的精巧,做到了孩童所能做到的,而这对于成年人来说就是一种超越。联想到毕加索说:我用了一辈子就是为了画得像个孩子。郭枫创作《草虫的村落》,用的就是儿童的马良神笔,靠的是烂漫无邪的稚趣童心。瞧,一开篇就以真身亮相,随即变身为草虫,几乎没有留给读者思考的时间,然而作者做到了切换在须臾之间──一只小甲虫出现了。有孩童猜测:这是导游,这是引路人,这是线索,这是主人公……也有人揣测:莫非是作者本人?一切都是可能。但,不过百余字后,这只甲虫和等待它归来的娇小伴侣进入洞穴,一切猜测破灭了。随即来了一个“我”,似乎作者的真身又回来了。但他不说明这是何方神圣,却有广大神通:能见草虫一举一动,能听草虫激情演奏,能识得村落中的街道巷陌,能窥见村落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好像一个硕大的人在村落中堂而皇之地存在着。不禁想到《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中的情境,大和小的巨大反差产生奇妙的神秘感。读者很容易将“我”当作一个巨大的观察者,俯身体察草虫村落中的朝晖夕阴,万千气象。

文本的超越还体现在“社会阅历”上。大作家郭枫的社会阅历足够丰富,以至于他能将人类社会与草虫村落融合一体。人的社会即草虫村落,这里有相似的一切:各种城镇布局,各种职业,各种生活状态,各种情感,经历……恍惚入迷其间,读者也就身临其境了,一起成为这村落中的一员,见得眼前的熙熙攘攘,听得耳畔的窸窸窣窣,觉察得周围的忙忙碌碌。不要作者邀约就已来到这村落中“散散步”,也有作者那份“得意”。如此美妙的阅读感受从何而来,因何而有?那就是读者在作者的引领下进入了文本,在“共通的社会性”这个节点上与超越者契合,这就如搭上了同一列快车,而车票就是作者那独具亲和力的文字。

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如此超越平凡的文本,你的阅读课是如何上的?说来简单。在大师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不畏的挑战!以“小人”之心挑战大师的境界,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文本中寻找突围。您相信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一节胜似闲庭信步般的“聊课”开始了:

“说说看,你感觉这篇课文那些地方很有意思?”这是我贯穿整节课的提问,也是聊的主打话题。未料到儿童用独特的眼光和心灵来解读,居然一击“全中”:我感觉作者很喜欢这样的草虫村落;作者是喜欢大自然;作者因为喜欢,多次来这里观察;作者是靠着想象写成这样一篇文章的;草虫村落里很有趣,我们这里有的村落里都有……仿佛是儿童自己写的习作一般,读起来这样的顺畅,精准,便利。

为什么?为什么教师觉得难,儿童读来易;教师教得不“艺术”,儿童解读得很“艺术”?

恕我斗胆:课文不是用来“教”的。我们将现行的课堂教学称为“阅读课”。单从这个称谓就可得知,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不是教学行为。历来都是“关起门来好读书”。“课堂”仅是一个统一,既定的时间,提供辅助人员(教师),设施的保障,是集体阅读的形式。但是必须强调在这集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是独立自由的:阅读的行为自由,方式自由,结论自由,感受自由。为确保这样的自由,教师的行为要尽可能的少,少就是不干涉,就是维护自由的生成。因此,面对这样一篇高水平的文章,若真要实施教学,可行的就是“聊”,读后交流,交换思想,实现互补。我们这节课正因无计可施而歪打正着。无计可施就是因为前文说到的这篇文章的超越,也就是大家嘴上说的“难”,现在应该为其正名,它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好”。好的文章最大的特征就是适合儿童独立阅读,阅读之后能为儿童的成长有益,能为儿童的精神打底,为人性奠基。观察儿童在这节课堂上自给自足的阅读状态,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符合好的标准。

仍旧有几个问题要思考:

第一,文章“不好”怎么教?之前说过的三个超越就是本文“好”的体现:童心,正是儿童的本色,离奇的构思大胆的想象,正是儿童的“胃口”,社会性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所以,文本超越的是成年人的审美标准,超越的是功利与世俗,切合的儿童口味,“难”,反倒是一种好。其实,好与不好就是一种感觉,但不好的文章也有明显的特点。语言上,晦涩难懂,专有名词多;结构上,花哨有余,严谨不足,不适合儿童阅读,意义上,有生硬明显的拔高感觉,为立意而写作。一句话,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进入教材就是不好的。不好的文章怎么教?我的方法不一定可靠:降低要求,只要儿童读通顺即可,能力强的多自学一些,面对大众,为应对考试需要,记录关键的考点。俗不可耐,无可奈何。

第二,面对阅读能力不足的儿童,阅读课怎么上?我们班有些儿童课堂不发言,我们就着力培养其倾听与笔记的能力,并抓落实养成习惯。不要以为万事大吉,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弥补措施,治标不治本。这也是体制内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无奈之举。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会这么做:他人读一遍,我们读两三遍;他人说得滔滔不绝,我们说只言片语;他人多自读自悟,我们多讲授传递。很明显,教师,这个课堂教学的保障者要起到关键的作用。例如儿童刚发表一些看似错误的言论时,敏感的教师要抓住话题的突破口,引领他读下去,再读下去,顺着自己的思路读出自己的感受。再如,实在读不通,读不懂的时候,古老的讲授法就要派上用场,而讲授的技巧就是教师教学的技术性体现,是填鸭式的还是仍旧带有启发性的?是讲述陈述性知识还是讲述过程性知识,讲述的目的是记忆还是开启思路……从这个角度看,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保障与启发的艺术,教学的主要对象是能力不足的儿童,而不是班级中的尖子生。

第三,阅读都自给自足行吗?显然不行!“教”不管有没有艺术性,都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领国家一份工资所必须做的事。怎么教?自由阅读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不能都仰仗于儿童的自由阅读。阅读教学思想与方式的变革是当务之急,也是班级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听王尚文教授评课》一书,我们有启发。其一是发现了错误的方法。王尚文教授直言中国语文教育中有一类的阅读教学为变态的方式。哪一类?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哪里明白这样的道理;抛出一个指向文本之外的玄乎其玄的主体,整个教学也随即抛开文本的本质,就为了在这个主题上做文章,打转转,这里找找理由,那里找找印证。心里一惊,这不正是当下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甚至有成为模式的倾向么?其二是找到了出路。王尚文教授提出“按照文本文体的特殊性实施阅读教学”的观点。首先,要确认文本的文体,没有建立在文体特征基础上的教学是大而泛之的无效教学;其次要把握此类文体教学的关键。例如说明文,就要引导儿童关注说明事物的方法等。

思考,未完待续,寻找突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