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萧斌臣曾经是中学教师,后转行从事新闻采访和文学写作,但仍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2009年4月至2010年3 月,作家历时一年深入个性化教育一线,先后对200多名个性化教育从业者、研究者和部分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追踪采访,写下了一

部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失落的钥匙——中国个性化教育全景报告》,生动再现了个性化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新世纪的土壤里从播种、萌芽、抽枝吐叶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仅一个月,就多次重印,累计发行已达20万册。

萧斌臣从18岁开始投身教育,在故乡一所重点中学的讲台上,度过了8年的语文教师生涯。之后虽然离开学校,转行从事新闻与写作,但工作仍与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依然是他梦绕魂牵的地方……“人生第一职业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觉得不管走多远,对教育的关注一直是不能改变的。”

和许许多多有教育情怀的人一样,萧斌臣对中国教育的感情是:因为“爱之深”,所以“痛之切”。在萧斌臣看来,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后的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是教育,让老百姓受益最大的行业也是教育,而遭受诟病最多的行业同样还是教育。萧斌臣认为,中国现行教育体制遭受病诟最突出的罪名莫过于“应试教育”,教育被绑在了人才选拨的战车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谈起这一次出版新书,采写个性化教育,有着8年教师生涯的萧斌臣说,这首先于他在感情上就是一种挑战。“我的许多同学、朋友、同事至今还留在3 尺讲台上,从青丝到白发,他们把自己几乎一生的年华都献给了学校教育。我不知道,当他们从我这部书稿里读到对学校教育模式的一些批评,有些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时,内心里会泛起怎样的波澜……”

虽然对教育现实不满,但在采访中,萧斌臣的内心却时常被感动着。因为这些在体制内的教育工作者,在面临现行体制的各种压力和束缚的情况下,既没有牢骚满腹,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潜心躬耕,坚持“真教育”模式的探索,努力探求教育的本源与真谛……

“整个书稿的写作是在西安的一家酒店封闭完成的。”萧斌臣告诉记者,从4月5日开始动笔,到5月4日下午封笔,刚好30天,其间经历了“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

萧斌臣说,30天中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饭难吃,因为所住的酒店不能供应中餐和晚餐,只能到大街上去“打游击”,到后来,“为了节省时间,我索性开始改吃‘康师傅’泡面,为的是能在最短时间解决肚子问题后,或者小睡片刻,或者多写个300字、500字……”二是孤独难挨。除了酒店服务员进门打扫房间时有短暂的应答,剩下的时间都是自说自话。“一方面,这也是我所希望营造的氛围,让我能够超越尘世的烦扰,专心致志地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但另一方面,这种与世隔绝般的生活也留下了‘后遗症’,让我直到完成书稿回到北京后若干天,还对自己能否像往常一样与人正常交流缺乏信心,担心自己在和人对话时词不达意或者会出现间歇性的‘短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