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呈现中心话题:

为什么把这片树林,把法门寺称为生命的林子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心地读,仔细体会那些写林子,写法门寺的句子,看一看,这是一片怎样的林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寺院。

二、读“林子”。

1、巡视,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画出关键的词语,想一想,这是一片怎样的林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寺院。

2、指名交流 这是一片怎样的林子?请学生把相关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郁郁葱葱 遮天蔽日 莽莽苍苍

3、引导读好词语

(1)、把这些词的生命读出来了

(2)、读着这些词,你感到这片林子怎样?

(3)、引导深入理解,这就是生命的林子的全部含义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八节。

(4)、读了方丈的话,你是不是对这片林子有了新的感受?从这里,你读出了这还是一片怎样的林子?指名交流,请学生用红粉笔写出相关的词语:

竞争 奋力向上 成为栋梁

师:是的,这是一片充满竞争的林子,是一片奋力向上的林子,是一片能够使成员成为栋梁的林子。

(5)、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呢?

指导朗读

三、读“法门寺”

1、我们知道,对玄奘来说,他的生命的林子就是——法门寺。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这是一座怎样的寺院?你画出了哪些词?

2、指名交流并把词语写上来。

香火鼎盛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高僧济济 水深龙多

相机指点词义:水深龙多 高僧济济

3、齐读。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寺院,对玄奘来说,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呢?

四、读“玄奘”

1、指名交流,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玄奘?

结合交流相机点拨词语:潜心苦修

2、相机出示4、5节,我们也来读读这段对话,注意玄奘的话,和他说话时候的神情,自由读。注意,玄奘听了方丈的文化之后是怎么说的?

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玄奘。板书:愿做太阳

3、引导:假如玄奘回答说,愿做烛火,方丈还会带他去那片生命的林子去吗?

小结:是呀,只有玄奘这样,一个愿做太阳,一个潜心苦修,在这片生命的林子里,才能成为一代名僧。

五、拓展,找寻自己的“生命的林子”!

1、 讲述玄奘成才的经历故事。

2、小练笔

同学们,玄奘是幸运的,他来到了法门寺这片生命的林子,法门寺也是幸运的,他拥有了玄奘这样想做太阳的人。这样的林子,这样的玄奘,才造就了光照千古一代名僧。

今天,你们也是13岁,通过这节课,你们也懂得了这个深刻的道理。你们想做薪柴还是栋梁?想做太阳还是烛火?那么,你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片生命的林子吗?

教学设计的分析

这是我镇老师的一节优秀课例,他的教学设计比较有价值,现在我说说自己的看法。一直以来,面对当今教坛,众说纷呈,各执一词,《生命的林子》一课,我有了另类的想法: 鹦鹉学舌的最终是四不像,对这节课在课堂上上出的我自个独特的、自认为有效的语文味。

一、教学内容要选择,更要优化组合。

词语繁琐是本课一大特点,词语教学是本课绕不过去的教学重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但词语不是孤立的存在,课文的内容也需要凭借词语来表现,所以当把词语教学与课堂内容理解结合起来,教学的“有效”就充分显露出来了。我们都知道,散乱词语的记忆与把词语组合一个意义群记忆是完全不同的负担,同样,本课中的“香火鼎盛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是对法门寺特点的概括。这直接与课文的事件相关,正是因为这样的法门寺,玄奘才感到有压力,要走;也正是这样的法门寺,经过方丈“生命的林子”点化,于是法门寺又对玄奘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课堂前面让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走”的原因,后面让学生加上“生命的林子”说“留”的理由,这课堂一前一后的彼此眺望,既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度挖掘,也是一次次带领学生擦亮词语的过程。

二、课堂应当给学生思想的冲击

怎样让学生记住你的语文课。讨好学生的办法终究不是办法,把学生当弱智教的结果可能自己也会弱智掉。所以课堂应当给学生以冲击力的,你的教学应当表现出一种智慧,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他自己无法抵达到的境地。在这节课上,教者的教学有冲击力吗?在试图这么做。在学完玄奘在方丈“生命的林子”影响下,选择留下后,后来教者这样结课:法门寺是玄奘生命的林子,但后来,他还是离开了法门寺,上哪儿?西天取经,这时候他生命的林子还仅仅是那个法门寺吗?……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儿?课到此戛然而止,但学生的思想显然不可能停止:原来生命的林子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会随着你的生命成长而成长。我生命的林子哪儿?这是生命在质询:我是奋力向上的吗,我的胸怀有多宽广……

三、刻烙形象图片,深化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的价值核心所在是 “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但这样板脸教育人的话语对学生而言,几乎是左耳进右耳出。

如何理解“生命的林子”是本文的重难点,我让学生重点理解方丈的四句话,抓住了课文里最为闪亮的句子:“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滴,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在方丈利用两片树林来引导玄奘时,我精心制作了两幅图片,一幅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另一幅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有扭曲。通过对比,学生很形象地明白了方丈的用心良苦——是想告诉玄奘:一个人成才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然后引导学生读出一种“奋力”的激情、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生长”的活力。这是幅画啊,一幅“奋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图景,这就是课题“生命的林子”意象之所在。

形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重要了,它具有生命力,可以在相宜的环境里被唤醒并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可以想象,文末的那个“不能离开群体”的道理,学生可能很快便会抛之脑后,但这片郁郁葱葱的“生命的林子”图景却会铭刻在学生脑海里,挥之不去。这片“生命的林子”理解了,玄奘留下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课文所揭示的道理也会明了。

四、语言形式训练是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忘了的“本”

(片段):

方丈是怎样一步一步启发诱导玄奘的?(自由答)

第一问:“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第二问:“你愿做烛火还是愿做太阳呢?”

第三问:“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第四问:“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

教者在备课应该是如何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更不是认识玄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倒是方丈怎么指点玄奘的语言技巧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学语文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说会道”。什么是“能”,什么“会”?恰当、有效也。方丈的指点如此神效,显然因为语言技巧的娴熟。新课标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就有“领悟表达方式”的要求。方丈的这种表达方式很值得学生学习并在生活中应用啊!所以,在进入文本学习内容后,我说了这段话:我们想想,为什么方丈搞得这么复杂,又是带他走、看,又是启发问话的?能不能直接明了叫他留下?

这样,留给学生的是无尽的想象空间………

教者我没有蜻蜓点水就此结束,于是我又来了个应用训练。先是举生活例子然后让学生说出名言里背过的句子。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后又出示喻体,让学生思考此喻可以揭示什么样的道理。训练的时间不长,但的训练意识是明显的,就是要告诉学生:讲话是个深功夫,借喻说理显然很有效果。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课上完,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1、虽然自己鄙视课堂的简单喧闹,但课堂一味的沉闷应该不是什么优点。

2、教学时间相对较紧,为了完整地呈现教学设计,便临时压缩了一些学生

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读诗也没有从容进行。由于没有读书相对弛缓的学习节奏,课堂始终处于一个思考思考再思考的状态,开始学生可能是兴奋,但心理学告诉我们兴奋之后紧跟着的便是抑制,所以后来有部分学生可能因此而跟不上课堂的思维节奏,有些干脆就放弃了跟,课堂也就显示出“涩”的感觉。张弛有度,古人讲得一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