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的内容,课题是《16、伯牙断琴》(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伯牙断琴》是课标教材(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本册话题单元“良朋益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鄂教版新教材采用话题隐含的单元呈现方式,从整体上显示出本册教材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至真至纯的人间真情,让学生在温馨情感的包围中快乐地感悟友谊的真谛、友爱的伟大。

紧承话题单元的核心指导思想,《伯牙断琴》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感人故事:伯牙苦学三年,练就了高超的琴艺,然而曲高和寡,倍感孤寂。幸逢知音钟子期,二人一见如故、彼此仰慕、惺惺相惜。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万分,断琴以祭知音。学习本文,是在学生对“知音”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加深对“知音”的认识,形成正确、健康的交友观;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2、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能力:

学习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词句激发情思,感受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明白知音的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3、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读感悟,学习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理解伯牙失去知音后断琴的举动。

二、教学策略

1、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句子的意思。我班学生有几个阅读理解能力非常好,能自己读完句子后,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句子中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口头表达能力也不错。

2、教学方法选择:

(1)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

通过音像资源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从而激活思维、诱发情思,有助于学生跨越时空,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惺惺相惜的真情。

(2)紧紧围绕“知音”一词,层层深入。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逐步走入人物的内心,入情入境地去体会人物的喜与悲。“

(3)以读为主,读议相结合。

      有关情感的文字,“读”是理解它最好的方式。因读而悟情,因情而辞发。所以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指导和训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透了,才能有感而发。

(4)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一方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例如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比较词语等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师生、文本间的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实现个性化阅读。所谓“语文味”也就是正确的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将传统语文教学中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新课程理念相结合。

3、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课堂。读写结合、自主体验、合作交流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实现多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学习需要,组织和开展有序的语文活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品读感悟、体验交流。学习本课,学生可采用“读、画、品、悟、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突破重难点。不同的学生都会在语文活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什么是知音。第二步是精读品味,体验情感。让学生从品文读文中,了解伯牙高超的琴艺,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和他们之间的知音情感来突破重难点,知道知音的内涵以及伯牙断琴的意义。第三步是情感升华。从听琴音中再次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知音情谊,从讨论中明理,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第四步是课外延伸。从多彩的语文活动中体验语文的快乐。

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由第一课时伯牙勤学苦练提升琴艺,到题目伯牙断琴,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断琴?”读文,找出答案,引出“知音”,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知音,对知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精读品味

1、勾画。

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并勾画出来,从课文中再识知音。

2、朗读。

从朗读课文中去感受钟子期因听懂琴声而“兴奋”,因领会琴韵而“不住地赞赏”。朗读感悟中,学生抓住重点词“兴奋”“不住地赞赏”,加深对“钟子期知音本领高”的理解。

3、练写。

出示句子:在听完伯牙弹“下雨”曲时,钟子期(怎样)地说:“(说什么 )”。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角色置换、摹仿与想象并进,再现了钟子期逐渐成为伯牙知音的成长历程,强化了他的知音本领越来越高,更为伯牙的“感动”提供情感依托。学生在说写过程中再次感受“钟子期知音本领高”。

4、比较。

从不同词语的比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三、情感升华

1、听《高山流水》,引起学生共鸣,再次感悟知音难觅,更需珍惜。

2、明理: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四、课外延伸,在抒写心声中明理

1、将《伯牙断琴》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听。

2、谁是你的知音?你们之间一定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作为友谊的见证,把它写下来,与朋友共同珍藏。

从读文的启发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懂得交友、待友之道。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设计意图: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案的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课堂的创造者,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拥有知音。 “伯牙断琴”,一段知音佳话,流传千古,但“伯牙为何断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因此,本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以“知音”为抓手,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重点词句的赏析、个性化的品读、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引领学生想象、品味文字,层层升华情感,从而受到语言和心灵的双重熏陶。

四、预期效果或课后反思

预计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理解知音的含义,知道知音就是能理解自己情感的人,能从老师的指引下体会到伯牙断琴是因为知音难觅,他找到了这样一个能听懂自己琴音,读懂自己内心情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而当知音已去,他弹琴就失去了意义而决然断琴。在体会“感动”这个词时,学生可能有点难,可从多方面启发。

板书设计:

 16 伯牙断琴

 为了 知音

 子期

 (知音难觅,需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