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为了了解宝宝读书的真实现状,面向全国网友进行了“中国宝宝阅读状况调查”活动。目前,回收问卷近1万份。通过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抓住孩子“阅读饥饿期”存在诸多疑问,这些疑问如何解开呢?一起来看关键5问题。

闲暇之余,宝宝喜欢做什么?

家里有专门给宝宝读书的地方吗?

数据:儿童阅读重视度上升:

首先,闲暇之余,喜欢亲子阅读的家庭占到了32.2%,远高于喜欢电子产品。其次,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孩子开辟了专门的阅读空间。调查中发现,65.6%的家庭有专门为宝宝准备的小书角;9.6%的家庭正准备为孩子建立阅读空间。

必知:阅读饥饿期形成14岁之前:

孩子对阅读的饥饿感形成于14岁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宝宝读书,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解惑:孩子“阅读饥饿期”关键5问题:

1、方言读书非常好

实际上,母语的阅读,包括爸妈的读,也包括爸妈用家乡的方言去读,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种语言的韵律,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所以,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绝不仅仅在于他字正腔圆什么的,而是将声音作为孩子身体能够接受的一种记忆号,来灌输到心里去的。孩子们在早期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最信赖人的声音,伴着他的阅读。

2、阅读,相差三岁大不同

0~3岁,多跟孩子交流对话。3岁以前,孩子无法理解过于复杂的内容和有太多修辞手法的句子。此时,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没有情节的书,让孩子将实物、颜色与图片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为孩子绘声绘色地朗读一些诗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声韵和音调非常敏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