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双基学习,追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中国学生和国际同龄学生相比,更擅长数学应试和竞技,书面解题能力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不足。数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仅仅是双基吗?决不是。新课程培训让我明确了这一点:数学教学让孩子掌握双基的同时,还要学会学习,不但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观察实验、信息获取、数据处理、合情推理、逻辑证明、探究创新等等)还要培养一般素养(合作交流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培训让我体会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所在:

1、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新

教师过多强化了数学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和应试功能,而忽视了数学教学具有的教育功能,即两个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重视双基,而忽视过程和方法,特别是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难、繁、偏,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时间一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方式的单一化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数学课还是停留在教师一根粉笔一个板擦在上讲,学生在下边听的教学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担心答错了而不答,或根本不想答的现象普遍存在。自由探索,质疑批判,求异创新等行为和态度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农村学生很少出现。

3、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考试过频、过难、分量过重,形式单一,造就了较多学生失败者的心态,使他们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且随着年龄的增高愉悦体验大幅度下降,某项调查表明小学四年级有愉悦体验的约占72%,到初中毕业仅占27%。

4、评价方式单一化

以往数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成绩,方式多以测验为核心,对所有人一个标准,忽视对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可操作性测试,实践性测试。

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