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导入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你知道什么风?风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这种没有样子的风有三个小朋友却把它画出来了,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二.自主探究

1.他们来了(出示课件)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这三位小朋友把昨天教的生字词带来准备考考我们。(一根旗杆 斜斜的雨丝 呼呼地转 忽然 显得更美了 眨眨眼睛)师:那么通过昨天的学习这三个小朋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 会观察 会想象)

2、那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15课《画风》

上节课他们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出示课件)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

出示读书要求:请你从课文第2—8自然段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1、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1:“飘”。

师板书:旗子飘

师:我这有一幅赵小艺的画你们想不想看?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有树,有房子,还有飘着的旗,我感受到有风了。

生2:我也是感受到有风了。而且这幅画画得很美。

师: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同意)那么谁能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内容再美美地读一遍?(指名读文)

师:我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我哪次读得好,为什么?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第一次较没信心)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部分内容。

小组读 指名读

2、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弯弯”

师:想不想看看陈丹的画。

生:想

师:你觉得陈丹的画怎么样?

生:很美

师:他的画中有风吗?

生:有风,小树已经弯了

师板书:小树弯

师:谁能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文字再读一读。

指名读文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陈丹说话时那种自豪的语气没有读出来。

师:那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3、师:赵小艺,陈丹都画出了自己的风,宋涛又是怎么画风的呢?谁愿意接着汇报?

师相机指导: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宋涛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我通过“斜斜的”的这个词感受到宋涛画出了风。(师板书雨丝斜)

3、师:我这还有一幅画,从这幅画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正拿着一个风车,风车在呼呼地转。我觉得这幅画中也有风。

师:那么谁再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话再读一读?

生读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

师:为什么?

师: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多画风的方法呢?

生:因为他们平时留心观察生活。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大家表扬表扬他。

师: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

三.拓展体会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谁来说说你画的风?(让多个学生说,可以按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说。)

我画了( ),风把( )吹( )了。(口答)

2、过渡:三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画。我们敬爱的叶圣陶爷爷却把风变成了诗。教师配乐读《我们知道》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3、风不但能在诗里,还能在歌声里,谁能唱一唱风的歌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希望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