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常会被教师所冷落、抛弃,这些学生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被人们称为“差生”、“后进生”或“学困生”等。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发现他们当中除少数有智能障碍外,绝大多数都和其他学生一样,智力正常,具有发展的潜力。只不过和同龄人相比,后进生在人格上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现实,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尊和自信,情绪多变并且难以自制,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积极的心态等。作为一名教师,关键在于要以实际行动关爱后进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一、关爱后进生。

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如果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实意,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热爱之情,他们对教师的尊敬、理解和信赖就会油然而生,便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学生心情舒畅,才能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的特点是厌学,纪律松散。如果他们在班里常受批评,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那将“百弊而无一利”,差生将更差了。因此,老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重视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给他们以慈母的爱,当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会痛改前非,积极上进。当然,治病要讲究对症下药,找到了原因我们才能制定更恰当的辅导对策。信心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教育后进生同样要给自己信心,给学生信心,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喜欢后进生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积极自愿地去辅导他们的功课,才有辅导的动力,才有希望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