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培养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主动性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抓好,那么幼儿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种环节活动的秩序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良好的常规是靠幼儿遵守才能实现的,其中可分为幼儿被迫遵守与自愿遵守两种情况。前者是幼儿被迫听从老师的命令,有点消极;后者是来自幼儿主动、积极的反应,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在常规培养中,我们教师尤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就工作中的体会来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一、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达到常规要求。

区角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愿意参加的活动,在我们游戏活动中有一个建筑角,里面都是幼儿最喜欢玩的各种积木,我们在这个游戏的区域内铺上了地垫,刚开始,幼儿都是穿鞋进去,只有个别脱鞋,而且一脱,东一只、西一只,有时自己的鞋子也找不着。后来我与班长商量怎样让孩子自觉遵守这个常规,于是我们在区域的四周贴了很多“小脚丫”的样子,我发现孩子对那些“小脚丫”特别感兴趣,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一进区域就能主动把鞋放在“小脚丫”的上面,而且放的很整齐。

二、用拟人化的口吻让孩子接受常规。

每当上课和进餐需要放餐具和挪椅子时,那真是噪音不绝,推的推、拉的拉、扔的扔,任凭我每次怎么说,他们都记不住,还是会弄得乒乒乓乓的。我又急又气,但又没办法,有时你走到他身边,瞪着眼睛看看他,他还会朝你笑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想这不是办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进餐前我提出要求“放好碗筷和椅子时请轻轻再轻轻”。吃完饭,刘伯驹忘记了我的提醒,站着把碗扔到盆里,声音特别刺耳,我走过去拿起碗筷,以碗筷的语气告诉他:“哎哟,驹驹,你刚才把我扔到盆里,弄得我好痛哟”。于是,我又重新把碗筷轻轻放到盆里,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了。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感染孩子。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果果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吮手指,怎么让她改正这个坏毛病呢?一开始,我就用生硬地办法对她说:“如果你再吮手指,就让医生给你的手指抹上药。”这时候,她总是带着哭腔说:“不,不要。”等过了一会儿,她又把手指不由自主地放入嘴里,我只好又扳过她的手指,看来简单生硬的教育方法是不行的。后来,在《我的小手和小脚》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如何爱护自己的五官等卫生常识。我用眼睛悄悄地看着她,她听得很入神,慢慢地把手指从嘴里拿出。经过这次教育,我想她不会再吃手指了。谁知,事与愿违,等到休息时,又发现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唉!我提醒自己沉住气,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吮手指多是在不开心和午睡、休息时,了解这其中的原因,我就和其他的教师相互配合,给孩子创造温馨、宽松的环境,经常拥抱她,主动找她聊天,尽量消除她的恐惧与不安,经过不断地提醒和教育,她也逐渐意识到吮手指的坏处,慢慢自己也克服

这个坏毛病。看来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创造好氛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

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

何祺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平时喜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与老师交流,特别是早上做操,小朋友都跟着我们一起做,而祺祺就是楞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无论我们怎样哄骗,她就是不愿意,为了让祺祺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想尽了办法。最后我从孩子的妈妈那里得知,祺祺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每天早出完归。祺祺生下来后就一直跟着婆婆,婆婆因为年龄大加之祺祺的身体又不太好,所以婆婆很少带祺祺出门,祺祺小时候就一直和婆婆在家里,很少与别人接触,要是遇见了不认识的人,还会哭,并产生了畏惧心理,逐渐导致了今天这种性格。我们了解到了原因后,对她特别的关注,有一次,祺祺主动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玩具,我看到后及时地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只见祺祺露出了笑容,我还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灿烂。之后我们又为她创造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并且多鼓励、多表扬,上课时多让她回答问题,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逐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慢慢地接受了我们,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其他小朋友找她一起玩时,她也能和他们玩得很高兴。

总之,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常规培养的方法实在很多,我只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想信幼儿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