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出错是在所难免的,甚至于同一错误反复地出现也是常见的。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透彻、巩固到位。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和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后继学习步入产生更多、错误更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审视和处理学生的错误信息,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准确性,更多的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深刻性。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要的是要多想学生之所想,特别是要多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可能产生的错误。强化刺激学生的错误信息,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

一、未雨绸缪,准确把握易错点,教师要预想学生在哪里容易出错,并着力当好学生避免出错的引导者。

错误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造成学生在整体或局部知识上的缺陷,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原因。有教师方面的,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得当,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对知识的呈现是否清晰,对学生的要求是否规范等;有学生方面的,一般归因于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状况,以及因遗忘、混淆、理解偏差、定势思维所引起的负迁移等;另外,所学知识本身的复杂性、灵活性、隐蔽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难以分辨、不易提取、思维歧路等弱点也是导致学生不断出错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相关知识的特征,善于根据已有的经验,准确地把握住易错点,做好预测差错的工作,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教学,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例如:教材中有不少地方,切不可忽视的“不等于0”的规定,像除式或分式中分母不为0,方程中有关系数不为0,函数中相关系数不为0等等。对这些特殊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忆、理解应用时往往会忽略,从而导致出错或不完整。所以,对这些特殊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明确地向学生指明,并通过典型的错例分析来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列举或设计典型事实来加深学生对这些特殊要求的理解。

二、亡羊补牢,及时修正已错点,教师要准确找出学生在哪里已经出错,并和学生一起成为修正错误的探求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策略性失误、知识性失误外,还有心理性失误。对于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要亡羊补牢,及时纠错。

1、教师要注意结论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教师要扩大评价范围,力求学生学习信息回收的准确性,防止让表面的正确结论掩盖了过程的错误。例如: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