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纲要》提出要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提问也要发生变化——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思考的提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提问。对此,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不能光强调问题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就全盘否定传统的模式化提问的价值,尤其在故事教学活动中,了解幼儿听完故事后的理解程度,从以上三个角度提问还是有作用的。针锋相对的观点引发了更多的教师研讨,大家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发表观点。

通过辩论,我们达成初步的共识:既不能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在新理念下做好扬弃和传承。就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而言,不仅仅在于问题本身是否开放和封闭、简单还是富有挑战,而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了解教育对象;是否清楚自己置身于何种教育场景;是否梳理出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何种提问方式,应该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一切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整个教研活动争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和研讨能力。在园本教研引领下促使我从原来教研活动被动的参与者转变成为一个有想法、愿意表达的积极参与者。

二、在“实践”中升华 ——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突破自我

要想获得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光学光说是没有用的,必须通过日常的实践工作来进行检验,从中去领会教育中所蕴涵的真理。园领导决定在我班尝试利用连环跟进式教研形式开展大班语言活动《有趣的编谜》。也是通过这次研讨活动,让我在组织教育活动过程中突破了自我,创造性的引领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获得发展。我想这些应该归功于园本教研。

记得刚开始准备活动时,心中总有一些紧张,甚至不愿意去组织这次观摩课,怕自己组织不好,怕在研讨、评议中被挑毛病,心中压力很大。在园领导、教学主管的支持、鼓励下,通过三次连环跟进式的园本教研活动,大家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我也在一次一次的总结反思中调整再实践,最终打造出较完善的教育活动,在同伴帮助下,解决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效提高自身教学行为水平。也让我越来越喜欢上这种教研的模式,在分析、比较、总结、反思再调整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获得发展。

我感受到了成功,提高了自信,由此我还积极参与到市、区各种教研活动,特别在科学领域教育方面的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本单位的教学骨干和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并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数次向市区开放数学活动进行教学观摩,供幼教同行研究学习。

在区教研室赵静老师的带领下,我参加了社会性领域合作的研究小组,多次承担了观摩研讨课,开动脑筋、大胆设计借助于游戏情景贯穿于体育活动的形式,体现社会领域目标的教育活动如:小班《吹泡泡》、中班《找恐龙蛋》等合作活动,形成一个个比较成熟的教育活动。在全区进行展示研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理论学习或教育实践,让我感到确确实实有所得,扩大和深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增长了自己的才干,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园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正如李季湄老师所说的:“让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研究自己的教学,解决自己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与同伴们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经历成长,让家长感受着我们的变化,孩子们享受着我们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行走在园本教研中快乐并幸福着……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