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这篇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我以感受语言为激发情感的切入点,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情意融融的教学氛围中,去感受和体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友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同时充分挖掘文中内在的情感因素,牢牢抓住友谊这条线,以读促思,感受他们怎样互相了解,互相吸引,并以读悟情,体验他们怎样真诚相待,互相帮助。让学生体会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友谊形成是基于互相喜欢和互相欣赏之上的。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彼此的优点,他们的了解更深入,他们的友谊在增进,这一切都感染着学生。

二、将语文课堂生活化

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沟通,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在理解词语“踱步”、“一塌糊涂”、“手把手”等词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类似的情景,通过动作“手把手”、“踱步”,让学生轻松了解了词语的意思,通过生活实际联想感受“一塌糊涂”。如果只用书面的表达方式,学生反而难以理解透彻。让语文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的体验还原课堂的本真,这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真情呼唤。

三、让爱的触角向课外延伸

本单元是以“朋友”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明白朋友是在互相喜欢,互相欣赏,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是真诚相待,即使年龄、学识、地位的差异再大,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课堂上在学生感受到这种友谊的形成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学了这个故事,对你和朋友的相处有些什么帮助呢?”并拿出书签,写上最想对好朋友说的话。这项训练不仅是对课文内涵的延伸,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是对学生如何同朋友相处的最具体的指导。在这里,爱的触角已舒展开来,并伸展到生活中去,真正地实现了语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