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孩子往往都很特殊,任性、好动、不合群。几乎每位教师都在为自己班的个别调皮孩子而感到头疼,都在想尽办法使那些调皮孩子能够变乖,可是收效却总是甚微。

教师对所谓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的教育语言(如下表)

教育情境:

对“调皮孩子”的语言指导

对“优秀孩子”的语言指导

午睡时玩手还不睡呀,再不睡就出去

快闭上眼睛,马上睡觉

上课时做小动作。你又在干什么,怎么老是这样,每天上课都不听

上课认真听知道吗?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叫你上课不认真听,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以后上课时认真听还没想好是吗?先坐下来想好了再举手。

过了时间还没有喝完牛奶,喝得这么慢干什么,快点把它喝完快喝,等一下就凉了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调皮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采用否定、批评,牢骚满腹甚至讽刺等消极的方式,语气中大多带有责备、厌烦的情绪,而对“优秀孩子”的不良行为则多采用鼓励、建议等积极的方式加以指导,似乎可原谅一切,语气中包含着信任、真诚。在观察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优秀孩子”多以摸头、微笑、拍肩等动作来进行暗示教育,而对“调皮孩子”皱眉、瞪眼。从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上看,教师对“优秀孩子”的教育大多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而与“调皮孩子”的关系却不和谐。

“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他们的态度。作为教师应该尽量克服这种影响。如果教师把“调皮孩子”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就会知道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也能改正错误。有些幼儿喜欢干的事也不少,如爱看图书,喜欢玩积木以及各种电动玩具。但由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玩,该怎么玩,所以常常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多动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当老师制止和批评他们时,他们还会用哭闹、乱扔玩具、撕纸张等方式表示不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何不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等他情绪稳定后再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这样做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然后和他一起玩玩具,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鼓励、表扬他,并适时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应把这种错误行为看成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只要我们能这样想,就不会那么生气或责骂孩子了,而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关爱的心情去耐心地教育他们。

下一页
阅读全文